当前位置:读零零>>凰涅天下(GL)> 137变革初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7变革初局(3 / 5)

入虽丰却国库拮据。

南朝新立后,因无岁币支出,几近解负一半,又无庞大禁军,军饷支出又减少一大半(南方多为厢军,俸禄低于禁军),总体财政状况尚好。

但无论是卫希颜的强军计划,还是名可秀的富国政略,都离不开庞大的银钱支持。因此,增加财政收入便成了摆在名可秀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一般而言,朝廷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四方面:一是农业两税;二是食盐、茶叶和酒的专卖所得;三是商税;四是苛捐杂税收入,例如宣和年间朝廷为联金攻辽的军费筹集设了“经制钱”,当年军税收入就达一千万贯。

这四项税收中,农业税不可轻加,否则易乱民心;盐茶酒的专卖已达到五千万贯,也难有大的拓收;蔡京、王黼当政时立的苛捐杂税早引起民怨,南朝建立后,政事堂便陆续敕令废除了若干杂税和“经制钱”。这三项均不可加,唯一能开源的便是商税,尤其海外贸易前景更广。

在制订“一五国策”时,卫希颜对名可秀经略海事的想法极为赞同。当然,她脑子中转念更多的是通过海外贸易的扩展,发展海外殖民,建立东海、南海、印度洋,甚至更远海域的制海权,在荷兰、英国尚未冒头的几百年前,便确立大宋帝国的海洋霸主地位。

卫希颜不擅经济,但她脑子中积累了后世千年的经验,在海外贸易的拓展上有着更广阔的思维,遂搬出来供她参详。

名可秀执掌杭州商盟和东南舶商联盟多年,名花流旗下的产业涉及盐、粮、茶、漕、海运、丝绸、瓷器、造船等二十多个行业,直属帮众三万余,关联人员更是达数十万之众,如此庞大的机构,却在她的运筹下精密运行,蒸蒸日上,其智谋手段非常人可比,在经济方面的才略自是远远胜过卫希颜。

因此卫希颜只需一个提醒,名可秀便能举一反三,并结合当下实际状况思出可行措施,她的智囊团中更不乏商事奇才,抛出个大致思路自有人为她完善。不出数日,发展海事的市舶条法便呈上她的案头,由政事堂提交赵构,平章审议后颁布实施。

新的《海事市舶条法》扩大了舶商私营的权利,官府只购买海货的十之二三,大部分海货均允许舶商私榷交易。

新条例颁布后,东南舶商一片欢欣鼓舞。条例颁布当日,仅泉州一城便新增了五百商人向市舶司购买出海公凭,加入到舶商行列。

名可秀值此时机,召开东南舶商的联盟会议,并持有官方特批的优惠敕令,在舶商会上自是一呼百应,针对各商会的海外拓展计划得以顺利通过。

这场东南舶商的联盟会议积聚了东南最富实力的舶商,在大宋海贸的发展上意义极其深远。

新法的颁布和名可秀的东南之行,促成了海外贸易的迅猛发展。

之后,广大舶商积极踊跃出洋,大宋的海船航行到了更远的海域和国家,海埠流通货物更丰,广州、明州、泉州三大海港万商云集,各种肤色的人种汇聚,发展成为繁荣兴盛的国际州城。

到建炎二年底,南朝的海外贸易税收达到一百万贯,并保持高速发展的劲头向前。

****

名可秀从广州回到临安时,卫希颜的兵制变革方案已由枢密院编修起草完毕,正好征求她的意见。

名可秀看后提议道:“军器监的改革,放到军队整编后再施行如何?”

军器监的改革涉及到武备制造和火器研发,经手的物件、银钱不在少数,随手捞一点便是大数目,涉及利益方极广,名可秀顾虑的是出现利益纠扯或会对整个兵制改革泼入污水,不若放在大局既定后再推行,以减少变革压力。

卫希颜思量后明白其中之理,点头笑道:“你考虑得比我周详。”

她想了想,又道:“军器监未改革前,火器研发仍放在名花流之下为好。前几天,沈元传讯回千机阁,道是火炮研制大有进展,但还有些关键问题尚需克服。我琢磨着兵改方略颁行后,便抽空往洞庭一趟。”

“到时你可得与我同行。”

她将方案往案上一搁,伸手揽住名可秀纤腰,凑近她耳边低笑:“可秀,我们很久未见……”

名可秀轻笑,两人相拥深吻,一解相思。

***

九月十五,卫希颜提交兵制变革方略,由皇帝与两府宰执平章(即商议)通过,再递由门下省给事中审议通过,呈递皇帝盖印,下诏颁行。

九月下旬,朝廷兵改政令下达施行。

如此重大的变革,按常例没有几个月批不下来,其间若涉及争议便更耗时日;但卫希颜主导的兵制变革从平章、给事中审议到下达政令,前后不出半月,可谓雷厉风行。

这既得益于丁起为首的政事堂全力支持,更基于卫希颜在军事上的威望。

东京守城战、翟固大战、洛阳战役、郾师战役,这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为她戴上了一重“无敌统帅”的光环,甚至有评论说当年东京兵败城破,皆因最后没有卫相统军——该评论虽然偏颇,却赢得了相当多人的赞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