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凰涅天下(GL)> 137变革初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7变革初局(2 / 5)

南路驻军,然后向东巡陈、毫、宿、寿州等京西北路驻军,再南下巡视淮南东路的扬州、镇江,并沿长江而上,巡察淮南西路的江宁府、庐州驻军,再到荆湖路的鄂州、江陵府,一直巡到蜀地夔州方止步。

她这番巡军,前后历时二个多月,足迹遍及江北的三十八万陆军和长江线十五万水军,实地考察南廷军队的战斗力状况,结果不堪乐观。

按宋朝兵制,军队主要由禁军、厢军和乡兵组成。

其中禁军是正规军,为宋朝军队主力,主要驻防京师(东京)与北方、西北边境及战略要地,南方驻军极少。

厢军是地方军队,名义上是常备军,实际上主要担负筑城、修路搭桥、运粮垦荒等杂役(也称役兵),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

乡兵即民兵,是按户籍丁壮比例选抽或募集土人组成的地方民众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担负修城、运粮,协助县尉捕盗,有时也协同禁军守边。

卫希颜巡视的三十八万陆军中,其中三万是禁军,二十万是地方的厢军和乡兵,还有十五万是新募兵员;十五万水军有超过一半是新募军士,二万禁军,五万是招安的绿林水盗。

这五十三万陆水军中,除了已历战阵的洛阳军和种瑜军外,唯有名花流钟相、杨幺统领的一万水军纪律严明、进退有序,其余诸军皆缺乏训练,且军纪松弛,编制混乱,战斗力低下,亟需整合。

卫希颜经这番实地巡军,又结合种瑜、吴阶等统兵将帅的意见,兵制改革方案愈发成熟在心。

九月初十,卫希颜回到临安时,江南的京都依然桂子飘香。

她出行洛阳前,何栖云刚到凤凰山庄几日,她因忙于国师祭典,为何栖云接风洗尘后也未得有闲与之静心叙话,此番回京带了种瑜信函,亲手交给这娴静如空谷幽兰的女子时,便少不得要打趣几句。

“栖云呀,靖岚说很想念你哦!”

何栖云接过信函,粉颊微红,心下急着回房折开细看,却在卫希颜调谑的眼神下只得静坐不动,垂眸浅笑不语。

李师师、希汶与何栖云当年齐名帝京,闻名相交已久,两个多月处下来,更是情谊深厚。希汶赶紧笑着拉走姊姊,李师师拉起何栖云,娇声媚笑:“妹妹莫理她,先回房去。”

卫希颜与妹妹在竹林中漫步,说起北方军中的趣事,希汶笑声不绝。

行了一阵,卫希颜忽然笑道:“汶儿到双十年华了吧。”

希汶侧眸一笑:“姊姊嫌我老了不成?”

卫希颜扑哧一笑,所谓近墨者黑,她这位华美高贵的公主妹妹已被李师师给熏染得越来越贫嘴了。她笑道:“汶儿和名大哥的好事也当近了。”

“姊姊急着嫁我出去么?”

卫希颜笑道:“我自是不急,怕是有人等急了!”

希汶沉吟不语,名清方确实已等她很久很久,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等?她含笑抬眸,美目溢动着华彩,“姊姊!”

卫希颜明了她心意,微笑拍拍她手,“过几天,选个吉日定下来吧?”

“嗯!”希汶低笑,轻点螓首。

***

三天后,名可秀从广州回到临安。

她南下十余日,主要是巡察明州、泉州、广州等地的外贸商事。

东南五大商会——泰昌、永隆、安和、宏远、怡兴——均有名花流势力渗入,这五大商会几乎掌控了半个东南的盐、粮、海贸商事,其中泰昌商会由名花流直接掌控,也是东南最大的舶商。

名可秀此行主要是召集舶商会议,实施规模宏大的海外贸易计划。她在江湖中是威名卓著的名花流宗主,但更为商人们所知的是杭州商盟(易名京师商盟)的盟首和东南舶商联盟的盟首。

她此行选的恰是时机。南朝刚刚颁布《船坞条法》,鼓励私商造船;又对神宗时的《广州市舶条法》进行修订,颁布新的《海事市舶条法》,鼓励海外贸易,扩大舶商的行商权利,后举对舶商刺激尤重。

神宗时颁行的《广州市舶条法》规定:朝廷对海外货物实行“抽解”(征税)和“博买”(征购)政策,其中抽解是海商以舶来商品的十之一、二冲抵税金,博买则是官府以低价收购大部分舶来品,由官府把持榷运交易,低买高卖获取厚利,只余少部分舶来品允许舶商自行贩易。

此规定无疑有二个弊端:一是限制了舶商的私营利益,不利于海外贸易的扩大;二是由官府掌控买卖,难免出现贪腐现象。

名可秀把持东南海商商会已久,深知其弊,经由政事堂出台新的市舶条法便是为了革除弊端、扩大海外贸易,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因此,名可秀八月的东南之行,表面为舶商盟会,实则为朝廷税赋而去。

南朝在新立后,政事堂曾下令户部统计财政收入。

赵佶当政期间,年财政收入达到八、九千万贯,堪称历朝最富,但因冗官冗兵的薪俸支出,以及对辽、夏、金的巨额岁币支付,加上官吏贪污横行,以致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