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宋第一女皇> 第三十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1 / 5)

第38章第三十八章

“怎么突然间就……“张所被震在原处,,半响也不知如何开口。屋中在听闻这个消息后瞬间陷入死寂,就连原本心情愉悦的赵端也紧跟着坐在哪里,不知所措。

她是知道李纲的,在她来这个时代的三个月中,她听的最多的人名,第一是宗泽,随后就是李纲。

李纲是徽宗政和二年登的进士第,宣和七年,金军第一次南下时,朝中百官不敢直言,唯有李纲献御戎五策,靖康元年,金军包围开封,他竭力反对钦宗迁都,任京城四壁守御使,打了一场声名远扬的开封保卫战。在金军第一次离开时,他却遭耿南仲等人排挤,出任河东北宣抚使,随后又被人弹劾专主战议,丧师费财,接连被贬南迁,但谁没想到,在不过几月的短时间内,金军第二次南下包围开封,等李纲再一次受命回赶汴京,开封却已经城破,徽钦二帝北狩而去。

官家即位后,力排众议,率先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到任第一日,李纲就上了'当务之急十事′的折子,六月初六,又兼御营使,掌管军事,成了大权集于一身的,名副其实的朝廷首相。他接到命令时,不过是四十二岁,拜相至今也不过七十五天。“为何要罢相。“赵端掐了掐手指,不解问道,“前几日不是还听说李相新制军规二十一条,整顿军政,并打算在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实行纵深队御嘛。”

应天府和汴京快马加鞭只需三四天,故而消息总能来来回回,真真假假地传,赵端每日在外面晃荡,自然也能听到很多应天府的消息。人人都说李纲辅助皇帝,捍贼守宗社,是有大功之人。就连官家自己都夸:方今生民之命,急于倒悬,没有不世之才,不能协济事功,夸李纲是学究天人,忠贯金石。

人人都说大臣当如此,可偏就是这样的人突然被罢免了。赵端想不明白,只能期望地看着宗泽,希望他能解答一二。“可是因为抗金之事?"张所谨慎说道。

朝中对金国人的态度自然是格外憎恶,但对于如何处理和金国人的关系却是议论不止,难以调停,有人要和,有人要守,有人要打,自开封城破,到新帝登基,又乃至今日都争论不休。

“定然是汪伯彦、黄潜善这些小人迫害。"陈淬回过神来,大怒骂道,“定是他们一味求和,这才导致李相被贬。”

宗颍犹豫片刻:“十日前,官家突然调李相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另委黄潜善接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当时我就觉得不对,这不是让黄潜善牵制李相公嘛,现在看来,当时陛下就有……

他一顿,看了他爹一眼:“不知可否有回旋的余地。”众人都看了过去,一脸期待地看向宗泽。

宗泽已经六十八了,面容上满是皱纹和疲惫,察觉到众人的注视,他才缓缓抬头扫视众人,最后又缓缓摇头“金陵已经营缮完毕,江宁府的景灵宫景也已修成,祖宗牌位也都奉迎南下。”

众人沉默,官家南巡已经不能阻拦。

南下又如何抗金。

不能抗金又如何留着李纲。

众人有一瞬间的愤怒,可那片刻的愤怒实在太过缥缈,让他们无处发泄,只能神色发怔,不知如何开口。

“黄潜善上位第二日,河北转运副使权北京留守张益谦就上奏说自招抚司设立后,盗贼越来越多,我当日还在应天府领命,本要被撤职,只后来宫内又突然传出口信,叫我即刻千万河北西路,经略两河地区。”他说完就忍不住看向沉默的公主。

赵端察觉到他视线,却没有抬起头来,她在心里算了算日子,大概就是当日她故意对蓝珪说的那份话被带到她的九哥耳边。也许官家是处于拖延敌人,让自己安然南下的打算,又或者是想要前方好好经营,汴京能安全一些的想法,总而言之,误打误撞,被扣留的张所平安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开展了自己的招安工作,顺利配合这次白马津的胜利。“黄潜善岂会这么善罢甘休,没多久就下令让爹节制傅亮,即日渡过黄河,逼我们在未准备好情况下进攻金军。“宗颍冷笑一声,“害人之心,人尽皆知,幸好这次白马津胜了,不然那些求和派还不知如何编排我们呢。”赵端敏锐抬头:“所以这次出兵白马津是迫不得已?”宗泽摇头,宽慰紧张的小公主:“自然也是准备齐全的,如何能打没准备的仗。”

赵端看着他消瘦的面容,露出片刻沉默。

准备也是准备过的,朝廷的压力也是有过的,也幸好白马津胜了。原来宗泽一个人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赵端茫然说道:“我什么忙也没帮上。”

宗泽笑了起来:“公主何出此言,汴京能如此安宁,不是都是公主的功劳嘛。”

对于这些哄小孩的话,赵端已经完全当做耳旁风,只低着头揉着袖子。“若是公主可以写信给官家……“陈淬冷不丁说道。赵端还没说话,宗泽先一步打断他的话,严肃呵止道:“不可,公主不能掺和到这件事情中。”

“若是公主开口,说不定有转圜的余地!“陈淬站起来,大声反驳道。宗泽冷下脸来,淡淡说道:“这是朝政。”陈淬哑口无言,只能求救的看向赵端:“若是李相公走了,我们,我们真的就,孤立无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