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三十七章
慕容尚宫早早就接到宗颖传来的消息,说吕好问已进城门,到底是要给官家身边旧人的面子,故而麻利收拾好手中事,可直到午后许久也没看到人,脸色逐渐阴沉起来。
难道是打算给公主下马威。
还是汴京有他的故友,想先了解情况。
又或者根本不把公主放在眼里。
慕容尚宫眉头越是紧皱,心里已有了八百个主意来整治这个不听话的小老头。
这些世代官宦家的读书人难免有些傲气,自诩第一等人,公主自小不在宫中长大,年纪还小,也不知事,难免会被这些人轻视。“去找找,找到了也别声张。"慕容尚宫冷着脸对方姑姑叮嘱道,“我倒要看看他在干什么?”
方姑姑带人悄然离开。
张三就是在这个时候拎着饭盒回来的。
“怎么这么晚回来?"慕容尚宫勉强收回一丝心绪,“怎么饭没吃几口,是今日的饭不合公主口味?还是天太热了,等会换个清爽点的口味再送去。”张三拎着饭盒,站在门口,面容古怪:“公主身边怎么多了一个小老头?”慕容尚宫不解:"可是谁家的老人过去看热闹了?”赵端一向没架子,又喜欢整日在街上乱晃,汴京最近又有很多人拖家带口搬回来,其中大部分人都听过汴京有一个公主,官家留她来提振士气的消息,所以不少人出于好奇,会故意去偶遇公主。
如今对于公主的流言实在太多,是个人就要添油加醋,再加上有心之人推波助澜,所以声量大到惊人。
慕容尚宫为此也颇为苦恼,杨文等二十人四班倒地围在公主身边,唯恐有不怀好意的人浑水摸鱼,奈何公主实在喜欢在外面跑动,便还是挡不住有心人借机围过来。
偏公主也不觉得有问题,见了人还都是笑眯眯的。“公主叫他吕公?"张三想了想,补充道,“很是热情。”“谁?!"慕容尚宫一怔,不可置信地反问道。张三说:“叫什么吕好问?”
慕容尚宫着急赶到码头时,就看到小公主叉着腰,站在一个小老头边上,指指点点。
“数字要写的详细一点,不然到时候他们会偷偷塞别的进去。”“你怎么字迹越来越潦草,你果然不想给我干活。”“这个是分开收税的,你别急着写,我算算啊……“衣食住行的东西都便宜点,毛笔……毛笔肯定是贵的,现在还是吃饱饭为主呢。”
赵端实在不想虐待老人的,但现在识字的人实在少到可怜。范之澜和滕理宗十来天的时间已经憔悴消瘦不少,一个人被当成三个人用,就连杨雯华和李策也因为识字,被拉去记账开单子。一一缺人!!缺到赵端睡觉都想着去路边抓两个识字的读书人来。整个汴京都很缺读书识礼的人,某日,好不容易有人掀了公告,赵端得知后马不停蹄赶过去,还是没有端坐衙门的宗颍手快,当着她的面,胆大包天抢走好几个原本是太学出来,现在来投奔衙门的人。“我要去告状!我要去告状!"赵端气的直跳脚。宗颍挂着两个大黑眼圈,不为所动,拉着抢来的读书人急匆匆跑了。“白马津大捷,北地人心振奋,衙门的后续表彰更要做好,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不可失了军心。"慕容尚宫安慰道,甚至还大方地给出了自己的几个人。赵端只好抱着小手,骂骂咧咧带走了。
所以赵端一看到这个小老头充满读书人才有的陈旧腐朽的味,虽然觉得这人说话古里古怪的,怎么喊打喊杀的,但不耽误把人拉过来干活。慕容尚宫一进来,就看到吕好问正急得满头大汗,写字的手也都要轮冒烟。人实在太多了,他也确实写不过来,写得慢了,又或者写错了,赵端就板下小脸,不高兴极了,一旁的王大女立马开始指指点点,弄的人心理压力很大。她冷眼看着,心中只觉得好笑。
公主还真的挺能制人的,虽然是另外一种方法。“慕容尚宫。”杨雯华刚清点完一批货物,就看到站在棚子外的人,下意识屏住呼吸,束手束脚站在边上,不敢抬起头来。没有人不会畏惧这位内廷出身的女官,她不笑时,那双眼睛冷冷看人,好似一把锋利的刀能把人的皮肉一点点分离,片刻都不会停顿。慕容尚宫回过神来,对着她点了点头,却又没有言语。杨雯华缓缓放慢呼吸,明白她的意思,只当她不存在,继续忙着手中的事情。
当日公主收的二十人,如今只剩下十三人,剩下七人谁也不知道去处。刚入府时,她们六人睡在一起,却常常会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人少了,她们面面相觑,却不敢开口询问管教自己的方姑姑。“如今汴京文房四宝的价格这么高,寻常读书写字都是问题,公主还想要收揽读书人,简直是白日做梦。“终于得空,歇一歇手的吕好问忍不住讽刺道。赵端也跟着捧着水壶咕噜噜喝了两口水,闻言,不耻下问:“但我们这里衣食住行已经是周边最好的,现在人也不多,房子也便宜呢,各大商铺都恢复正常,都在招人,只要肯干活都能吃上饭,读书人难道只需要读书写字,不需要吃饭睡觉,干活的时候,笔墨纸砚又不是他们出钱。”“读书人没了笔纸,还是读书人吗。"吕好问侧首去看年轻的小公主,板着脸反问道,“读书人是百姓,但更是读书人,他们能做的不就是奋笔疾书,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