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道一水> 第十章 表彰大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表彰大会(1 / 2)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国防陆军大学的校园,大礼堂前的红旗在热浪中微微颤动。王一水站在后台的休息室里,手指不自觉地抚平军装上每一道细微的褶皱。镜中的年轻人剑眉星目,肩膀将常服撑出挺拔的线条,脖颈处晒出的V字痕迹记录着无数个烈日下的训练时光。

“紧张?“赵铁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老班长今天难得地穿上了常服,胸前的三等功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的声音依旧低沉有力,但眼角新添的皱纹透露着这段时间的操劳。

王一水深吸一口气,军装下的胸膛微微起伏:“比国际比赛还紧张。“他的声音有些发紧,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赵铁伸出粗糙的大手,替他正了正领花:“记住,这不是终点。“简短的六个字,却让王一水绷紧的肩膀放松了几分。

礼堂内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司仪洪亮的声音穿透厚重的帷幕:“请'精武英雄'称号获得者,国际军事竞赛冠军成员王一水同志上台领奖!“

灯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王一水迈着标准的齐步走上舞台。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整齐的方阵——侦察系的兄弟们挺直腰板,东子激动得眼眶发红,关鹏不停地用袖口擦拭眼镜;教员席上,陈剑的嘴角罕见地扬起一道弧度;而在家属区,一个淡蓝色的身影正举着手机,镜头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

“王一水同志在国际军事竞赛中表现突出...“校长的声音在礼堂内回荡。当那枚沉甸甸的三等功勋章挂在胸前时,冰凉的金属触感让王一水恍惚了一瞬。他仿佛又看见了渭北高原上那个放羊的少年,那个曾经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农村娃,如今站在了全军瞩目的领奖台上。

“下面请获奖代表发言。“

话筒递到手中时,王一水发现自己的掌心沁出一层薄汗。他下意识望向台下,正对上李小冉鼓励的眼神。她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连衣裙,发梢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发卡,在灯光下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一年前,我连战术背包都打不好标准...“王一水的声音起初有些发颤,但很快变得坚定有力,“是赵铁班长教会我,军人最强大的武器不是肌肉,是这里——“他指了指太阳穴,“和陈剑教员说的,是这里——“拳头轻捶左胸,“更是战友们托起我的每一双手。“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战友们:“记得第一次武装泅渡训练,我差点溺水,是东子把我拖上岸;战术理论考试前夜,关鹏陪我复习到凌晨三点;还有强子,他在骨折的情况下还坚持给我们做战术分析...“说到这里,王一水的嗓音有些哽咽,“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我们整个团队。“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持续了整整一分钟。下台时,王一水看见李小冉眼中闪烁的泪光,她身旁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想必就是她常提起的那位参加过边境作战的外公。老人坐姿笔挺,双手搭在膝上,眼神锐利如鹰。

散会后,李小冉挽着老人缓步走来。老人身着洗得发白的旧式军装,胸前挂着的勋章虽然年代久远却保养得当。他的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仿佛丈量过般精准。

“外公,这就是王一水。“李小冉轻声介绍,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与柔情。

老人微微颔首,突然伸出右手。那手掌粗糙有力,虎口处有一道明显的陈年伤疤。“小伙子素质不错。“老人声音低沉,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听小冉说,你在格斗项目上赢了美国西点军校的学员?“

“爷爷.......不,首长,只是侥幸。“王一水挺直腰板,感受到老人手上传来的力道——那不是试探,而是一种传承。

老人松开手,从军装内袋掏出一枚磨损严重的军徽:“1962年,在瓦弄战役中缴获的。今天送给有出息的年轻人。“他的眼神突然变得深远,仿佛穿越了时空,“军人最珍贵的不是奖章,是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血性。“

王一水双手接过,指尖触碰到军徽上凹凸不平的弹痕时,一股电流般的震颤顺着脊椎窜上来。李小冉站在外公身侧,眼里闪着温柔而骄傲的光芒。这一刻,王一水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传承——不仅是荣誉与责任,更是那种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

当晚,宿舍里洋溢着难得的欢快气氛。东子不知从哪搞来一瓶二锅头和几包花生米,关鹏贡献出家里寄来的德州扒鸡。四人围坐在拼起来的小桌前,用搪瓷缸代替酒杯。

“来来来,敬我们的精武英雄!“东子的大嗓门震得窗户嗡嗡响,他仰头灌下一大口,辣得直吐舌头,却还是用力拍着王一水的肩膀,“你小子真给咱农村兵长脸!俺爹听说你拿了国际冠军,让我跟你好好学,争取明年我也拿一个!“

关鹏细心地撕开鸡肉,把最嫩的部位夹到王一水碗里:“记得新训时你帮我叠被子吗?那时候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