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陆军大学的正门像一道分界线,将王一水的人生划成了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当他拖着行李站在校门口时,八月的阳光正炙烤着水泥地面,热浪扭曲了远处的景象。
“姓名!“岗哨里的卫兵声音洪亮。
“报告!王一水!新生报道!“他下意识地挺直腰板,声音却因紧张而微微发颤。
卫兵核对名单后,指向右侧:“新生报到处,南操场150米“
王一水小跑着穿过林荫道,两旁是整齐的梧桐树,树荫下每隔十米就立着一块标语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远处操场传来整齐的口号声,一队高年级学员正在训练,他们的迷彩服被汗水浸透,动作却整齐划一。
报到处前已经排起了长队。王一水注意到,这些未来同学大多比自己高大壮实,有几个甚至已经有了军人的气质。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瘦削的身材,第一次感到了不安。
“王一水?“登记处的军官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就是那个高考660分的?“
周围几个新生闻言都转过头来,目光中带着惊讶和好奇。王一水感到耳根发热,只是点了点头。
“分到班三排九班,宿舍楼207。“军官递给他一叠资料,“晚上七点集合,别迟到。“
207宿舍已经有三个人在整理内务。见王一水进来,一个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的男生立刻迎上来:“山东来的张东,叫我东子就行!“他说话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手掌粗糙有力。
“河南刘强。“靠窗的床位前,一个精瘦的男生头也不抬地整理着被子,手指灵活地将被角折成标准的直角。
最后一个是个圆脸小胖子,正满头大汗地试图把蚊帐挂起来:“江苏关鹏...这破蚊帐怎么弄啊!“
王一水走过去帮他:“我来吧,我在家常干这个。“他三两下就把蚊帐挂得整整齐齐。
“牛逼啊兄弟!“关鹏擦了擦汗,“你哪儿的?“
“陕西渭北。“
“农村的?“刘强突然插话,眼睛扫过王一水洗得发白的T恤。
王一水点点头,东子立刻揽住他的肩膀:“俺也是农村的!咱俩以后互相照应!“
晚上七点,全队十二个班九十六名新生在操场集合。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如铁的军官站在队列前,肩章显示他是大四学员。
“我是你们新训班长,赵铁。“他的声音像闷雷在胸腔里滚动,“未来三个月,我会把你们从老百姓变成军人。记住我的规矩:第一,服从;第二,绝对服从;第三,无条件服从!“
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每天六点起床,十点熄灯,中间排满了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和内务整理。赵班长被学员们私下称为“阎王“,因为他从不满意,永远能找到惩罚的理由。
第一周体能测试,王一水引体向上只做了五个就掉了下来,三公里跑了十六分钟,最后一百米几乎是爬着完成的。赵班长站在终点,面无表情地看着表:“八班倒数第二,王一水,加练!“
那天晚上,王一水独自在操场上跑到双腿失去知觉。东子偷偷给他送来馒头和咸菜,两人躲在厕所里狼吞虎咽。
“俺爹说,当兵前三个月就是扒层皮。“东子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扒完了,就是新人了。“
第三周,真正的考验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赵班长命令全队进行五公里越野。雨水冲刷着山路,每个人都成了泥人。
“坚持住!战场上敌人不会挑好天气!“赵班长的吼声穿透雨幕。
王一水感到呼吸困难,双腿像灌了铅。
赵班长盯着他看了许久,突然说:“我不管你有什么,在这里你就是普通一兵。记住,军队不需要个人英雄,需要的是团队。明白吗?“
“明白!“
“去吧。记住,管住自己的嘴。“
第二天一早,关鹏崩溃了。内务检查时他的被子又被扔到了走廊上,蹲在床边嚎啕大哭:“我不干了!我要回家!这破学校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刘强冷笑一声:“早该走了,少爷。“
“你说什么?“关鹏红着眼睛扑向刘强,被东子一把抱住。
王一水走过去,蹲在关鹏面前:“记得我们为什么来这儿吗?“
关鹏抽噎着:“我...我爸说当军官有前途...“
“不,“王一水摇头,“是因为《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记得他在雨中训练的样子吗?记得他说'不抛弃,不放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