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江)
第十九句:同君野寺游21342《江寺雨中访杜二》(明代高启)
第二十句:何寺讲钟鸣24312(唐代贾岛《送僧》)
第二十一句:五峰朝寺古31243(宋朝释文珦《双溪寺》)
第二十二句:雪中寻寺远31243(明代吴鼎芳《雪中过弥勒寺》)
第二十三句:野寺云山迥34213(宋朝杨冠卿《港口》)
云山的内涵:
1。云和山。南朝梁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唐王昌龄《过华阴》诗:“云起太华山,云山共明灭。”宋朝苏舜钦《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唐皇甫冉《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秋圃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南朝梁江淹《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歧伯,迎云山而揖许由。”胡之骥注:“阮嗣宗《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唐元稹《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元刘因《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第二十四句:野寺荒台晚34123《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唐代岑参)
第二十五句:古寺中流起34123《落星寺》(宋朝范仲淹)
中流的内涵:
1。犹中道,正道。《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王先谦集解:“中流,犹中道。”章炳麟《新方言音表》:“钱大昕者,可谓得其中流矣;戴震者,可谓会其玄极矣;何秋涛等,盖无讥焉。”
2。江河中央;水中。《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唐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树影中流见,鐘声两岸闻。”清朝李渔《怜香伴赐姻》:“几曾见从井救人,人岸先登,自己反沉中流。”******《沁园春长沙》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南北朝及南宋时,常用以指长江中游,今九江上下一带地方。《南齐书武帝纪》:“上以中流可以待敌,即据盆口城为战守之备。”《南齐书州郡志上》:“江州,镇寻阳,中流衿带。”《宋史瀛国公纪》:“似道以吕师夔权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军事,任中流调遣。”
4。泛指河流的中游。曹聚仁《万里行记大江东去》:“假使潘阳港建筑完成了,湘水中流和赣江中流凿通了大运河,洞庭湖水直通鄱阳湖。”
5。一般;普通。《晋书张辅传》:“良史述事,善足以奬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
6。指普通的人。宋苏辙《谢除尚书右丞表》:“﹝臣﹞才不逮於中流,幸则过於前辈。”
第二十六句:水寺传将久34213(宋朝穆修《秋浦会遇》)
第二十七句:野寺残僧少34213(唐代杜甫《山寺》)
第二十八句:野寺长依止34213(唐代刘长卿《偶然作》)
第二十九句:两寺藏山曲34213(宋朝孔武仲《与同寮游甘泉苦竹二寺》)
第三十句:古寺残僧少34213《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八过翠微院》(宋朝黄干)
第三十一句:霍邱迎水寺41234(地名)
第三十二句:洛京白马寺41234《题柯德阳埽尘斋》(宋末元初方回)
洛京的内涵:
即洛阳。因其是著名古都,故称。《晋书王浚传》:“使者未及发,会洛京倾覆,浚大树威令。”《新五代史职方考》:“洛阳、梁、唐、晋、汉、周常以为都。唐故为东都,梁为西都,后唐为洛京,晋为西京,汉周因之。”
第三十三句:雾昏临水寺41234(宋朝余靖《晚至松门僧舍怀寄李太祝》)
第三十四句:望江十里寺41234(地名)
第三十五句:六安迎水寺41234(地名)
第三十六句:地偏邻古寺41234《南庄八景为孙封君题八首其七野寺归僧》(明代潘希曾)
第三十七句:惠州永福寺41324(地名)
第三十八句:乐昌古佛寺41324(地名)
古佛的内涵:
1。历史年代久远的佛像。宋朱熹《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诗之一:“因依古佛居,结屋寒林杪。”清袁枚《普陀寺》诗:“古佛坐无言,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