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十一年,十一月,长安。
秦归南蹲在陶家后花园最大的那颗梧桐树上,原本还是枝繁叶茂的,只是到了冬天,树就变得光秃秃的,好在陶家没有对树枝进行修剪,因为陶家叔叔说,太秃了,凤凰就不下来了。迷信的陶家爷爷也就信了,毕竟凤凰下不下来,是很重要的。
如今的太皇太后越来越力不从心了,窦家因为被燕靖王死死把控着,连争夺这次皇后人选的资格都失去了。太皇太后也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彻底不管政事,只是呆在养心殿养老,手上的千机卫,也被分给了李烨的大长秋。
这样的大好时机,全部被陶家爷爷认为是天意,以至于更加迷信,陶家叔叔怕再出什么乱子,就将自己父亲送到九华山,当和尚去了。
被自己儿子送去当和尚,也不知道陶家爷爷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秦归南在胡思乱想着,今天答应陶朱丹,带她出去玩的。
“归南哥哥,你在想什么?”一袭红衣出现在眼前,手上捧着一个碗。
“你拿着什么?”秦归南回过神来,但是没有回答陶朱丹的问题。
“这是三姑姑做的饺子,送到家里一些,今天是冬至啊,要吃饺子的。”
“哦,好。”秦归南接过碗,稀里哗啦地吃完,只是味道,有些奇怪。
“这饺子长得真丑,味道也一般。”秦归南嘴里嚼着东西,含糊不清地说。
“你说什么?”陶朱丹没有听清楚。
秦归南咽下最后一口,说道:“还过得去。”
陶朱丹眉开眼笑,但是一下子又恢复原来的样子,将秦归南手里的碗拿过来,放到亭子里的石桌上。
“那走吧。”秦归南等她做完这些事,开口说道。
“好。”
。。。。。。。。。。。。。。。
秦归南将陶朱丹抱到马车上,虽然只有十一岁,但是,横抱起陶朱丹,还是比较轻松的。
秦归南驾车,陶朱丹将车帘挂起来,看着秦归南。
“归南哥哥,你最近看懂那《紫薇南经》了吗?”
“练完第一卷了。”
“你知道小叶子最近怎么了吗?小喜子,小福子,小清子经常来,但是他却没有来过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秦归南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总不能告诉她,太皇太后开始亲自教育李烨了吧。
似乎是想到什么,秦归南说道:“应该是又升官了吧。”
和小时候一样,是在不好解释的事情,瞎话就张口就来。
“他一个尚膳监直走,还有什么空间升官。”陶朱丹有些不开心,升个官你就可以不来看我的吗?不是答应说会五天就来看一次的吗?一点信用都没有,哼。
回头看见陶朱丹小女生的表情,秦归南有些好笑。
“你有问你三姑姑过,皇宫里有没有一个叫小叶子的人?”秦归南问道。
“当然,只是姑姑后面就没有回来过了。对了,小叶子也是那之后就说自己升官了。”
这就说的通了。
皇太后从侄女那里知晓有个小太监竟然勾搭上了未来的皇后,虽然自己只是陶家的养女,但是这也事关自己儿子的声誉,现在只剩下自己和儿子相依为命了,还要时时刻刻看太皇太后的脸色,自然不能出什么岔子。
皇太后回去后,一查,发现这个小太监就是自己的儿子,原来是个乌龙,皇太后以为他们俩各自知道对方的身份,本想就此不管,但是陶家也有规矩,女子十二岁后至十八岁成婚,不能再见自己直系亲人以外的男人,陶家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如果就此让陶家下不来台,自己也难安。
所以去求想要养老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孙子带到自己身边。
想清楚了一切的秦归南,觉得皇太后这个人真的是个好人,希望以后陶朱丹也会这样。
然后回头朝陶朱丹笑了笑,笑的陶朱丹有点瘆。
。。。。。。。。。。。。。。。
瑶山。
钦天监说今天会下雪,瑞雪兆丰年。
吏部上的奏折被写在塘报里,今年千机卫和平督卫罢免官员只有十二人。
刑部上的奏折写在边上,秋收后,获罪处死者只有十九人。比永嘉初年动不动一百号人被贬,一百号人一天处决,今年似乎过得还不错,能过个好年。
昨天收到了小二李恒旭的信,说他已经到了锦州,燕京已经下起雪来了,第二天站在城楼上,大雪压锦州,他先看到了。
今天,长安也会下雪,所以带陶朱丹来,看看初雪。
明年之后,她身边就有女侍卫了,不再方便带她出来了。
听说要下雪,她就告诉自己说想看。
在自己还小,还能犯错的年级,就满足她的愿望吧。
所以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
雪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