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德田叫到张学良住处金家巷楼下客厅,对他们宣布立即捉蒋。在宣布之前简单地讲述了时局和蒋之不抵抗政策的错误,说明只有联共抗日,才能救国。“11月在洛阳,最近在临潼,我屡次向委员长陈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必要,要求他改变政策,做领导全国抗日的领袖,他非但不予考虑,反而表示要将错误坚持到底,对日投降,对内剿共。现在,他竟然还要硬逼我们打内战,彻底打内战;不听他的,他就要把我们调离西北而后加以消灭。我们怎么能听任他的摆布呢?我已经和杨主任商定,实行兵谏,把他抓起来,现在就开始行动,我们一起到新城去。”以新城大楼为指挥部。由缪征流于公馆坐镇。
张到新城大楼后,就与杨虎城一起指挥捉蒋军事行动。同时叫黎天才、卢广绩、高崇长、洪钫、应德田起草八项主张的宣言稿。最后由黎天才将稿拟出,等待十二日捉蒋后,立即发出。
唐君尧、孙铭九、刘桂五等人于12月12日凌晨2时许率部亲到临潼指挥。晨5时,孙铭九率卫队营副商亚东、张万山和连长王协一及卫士五十名冲进华清池。蒋的卫队立即进行抵抗。蒋此时正穿睡衣作床上运动。闻枪声急令人打探。蒋初认为是红军煽动东北军一部所为,非张学良有计划行动。便决定先逃到后山,暂避一时,以图躲过,由侍卫官竺培基、施文彪二人扶着从后门逃走。但后门正锁着,一时无暇开锁,便只好跳墙。翻过墙后,不巧正坠入深沟,蒋摔坏腰椎,疼痛难行,勉强走到一个小庙前,由蒋孝镇背着登山东行,经半小时,攀上东麓山顶,择一平坦地稍事休息。蒋不慎,失足陷入一洞穴,才可容身,又杂草丛生,蒋就趁势躺下,正好藏以观变。此处现修建了兵谏亭,游人如流,颇为拥挤。
孙铭九的冲击,并不顺利,刚到头道门就被蒋的卫队发现,开始枪战,二道门蒋的卫队更早有准备,组织火力网阻击。孙见势不妙,就分兵两路,一路由连长王协一率领,包围禹王庙,将宪兵缴械;一路由孙自己带领强冲击二道门。待冲过二道门进入蒋的卧室时,蒋已逃走。孙见蒋的假牙未带走,被窝仍然温暖,知蒋尚未逃远,急命卫队四处搜寻,未见踪影。这时唐君尧也已赶到蒋的住处。唐在蒋的卧室里发现两封电报,一份是张群打来的,大意是:“欧洲多事,英美无暇东顾。”第二封是对宋哲元的态度尚不清楚。还有一份假想的未来抗战的战斗序列,共分成七个方面军。唐便用电话告知张学良、杨虎城。张、杨听到后,也都十分着急和不安。当张、杨了解到以上室内情况和蒋的汽车未动时,断定蒋未自杀,是逃走了,但也逃不远,一定是翻墙逃到山中去了,便立即命令唐赶快搜山。
首先在山腰上捉到蒋介石的侄子蒋孝镇,孙铭九用枪逼问他:“委员长在哪儿?”蒋孝镇吓得回头向东望一望。8时许,卫队班长陈思孝搜到蒋藏身之洞,有人要向洞开枪,陈制止之。此时蒋怕开枪,乃大声说:我就是蒋委员长。并说:如你把我当俘虏,可把我枪杀,但不得稍加侮辱。陈即大喊一声:“报告团长,委员长在这儿啊!”孙铭九跑过去一看,只见蒋介石上身穿一件古铜色的绸袍,下穿一条白色睡裤,面色苍白,冻得发抖,正从一个山洞里钻出来。蒋于《西安半月记》中则说孙铭九曾向他“跪而泣,连言请委员长下山”。
这时,唐走到蒋近前立正行礼,甚是恭肃。并报告说:“报告蒋委员长!千万不要难过,这次东北军不是闹兵变,也不是暴动或赤化,主要是张副司令要请委员长到西安去主持抗战大计!”蒋介石于大石旁见唐对他执礼甚恭,不由得向唐凝视一阵,接着就轻声问了一句:“你是谁?”唐立即答出番号和名字。蒋氏听罢,一面点头,一面沉思。
唐见蒋冻得发抖,立即请蒋下山。蒋听罢,望了唐一眼,便慢慢地点了一下头,并声音微弱地说了一声“好”!已不见当日威仪了。唐便挽扶着蒋绕道华清池墙外下山,怕蒋看见院内尸体。到了大门口后,就赶紧请蒋上轿车回城,已是上午9时至10时的时辰了。
唐一路上尽量想办法和蒋说话,解释兵谏的目的。但蒋只是点头静听不语,对于是否纯属兵谏,或者有否生命之险,他还未能真正清楚,故对唐的话反应冷淡。
十七路军也于城内依计而行,顺利完成任务。将蒋的随从大员蒋鼎文、朱绍良、陈诚、陈调元、蒋作宾、卫立煌、陈继承、万耀煌等扣押于西京招待所。侍从室主任钱大钧也自华清池押到招待所拘留。蒋秘书萧乃华中弹身亡。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恶贯满盈于华清池就地处决。十七路军则于城内将宪兵二团团长杨镇亚处决。对此,人心大快!
邵元冲于招待所跳窗外逃,被击毙。蒋百里有事刚到西安,也同被扣押。
捉蒋以后,张学良立即通电全国,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张,同时向中共中央电告已将蒋介石捉住。于是全国活跃起来,政局呈现动荡局面。
八大主张电报是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林森主席、各院部、绥靖主任、各省主席、团体及报馆打的。前面的电文写得激昂慷慨,激动人心。文云:“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