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水平的阶段。
“个人电脑”这个概念在国内刚刚兴起,而“标准化”,更是关乎产业发展命脉的大事。
“具体说说看。”赵建国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的审视意味淡了些,多了几分专注。
苏九没有立刻拿出那厚厚的方案,而是先抛出了一个引子:“赵主任,不知道您是否关注过,在大洋彼岸,个人电脑除了用于办公和科研计算,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承担起信息处理、学习、甚至……娱乐的功能?”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赵建国的反应。
赵建国微微颔首:“有所耳闻。一些国外的报刊杂志上有介绍。不过,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和消费水平,谈家庭普及,似乎还为时尚早吧?”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谨慎的怀疑。
这是实话,86年的中国,万元户还是凤毛麟角,几千上万一台的电脑,对普通家庭来说是绝对的奢侈品。
“您说得对,现阶段谈大规模家庭普及确实早了。”
苏九顺着他的话说道,随即话锋一转,“但是,趋势是明确的。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个人电脑,或者说‘微型计算机’,小型化、个人化、多功能化是必然方向。”
“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办公市场和行业应用,更要看到未来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后,当个人电脑真正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时,我们需要什么?”
苏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力,清晰地回荡在小小的会议室里。
“我们需要足够便捷、足够大容量、并且成本可控的‘信息存储’方式。这不仅是为了存储文档、数据,更是为了存储日益增长的软件、学习资料,甚至未来的图形、声音等多媒体信息。”
“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5.25英寸软盘,容量只有几百KB,速度慢,可靠性也差强人意。赵主任,您设想一下,当一个软件就需要几张甚至十几张软盘来安装的时候,用户体验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