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谈点合作。”苏九淡淡回应。
司机便不再多问,只是车开得更稳了些。
车窗外,八十年代的京城街景缓缓掠过,灰扑扑的楼房,稀疏的汽车,更多的还是叮当作响的自行车流。
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煤烟味和尘土味,混合着林晚手心里紧张的汗意。
林晚的心脏,从坐上出租车那一刻起,就变成了胸腔里的一只兔子,活蹦乱跳,不得安生。
她一会儿担心方案会不会有疏漏,一会儿又害怕自己到时候紧张得说不出话,给老板丢人。
她偷偷看向旁边的苏九,他正望着窗外,侧脸线条清晰,眼神平静,仿佛只是去参加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茶话会。
林晚心里暗叹:老板这定力,真是修炼到家了。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出租车在一栋看起来颇有气势,但风格略显朴素的灰色大楼前停下。
楼体方正,墙面上挂着几个巨大的红色美术字——“长城计算机公司”。
门口有站岗的警卫,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进出的人员。
这里,就是计算机产业的摇篮之一,是无数技术人员心中的圣地。
苏九付了车费,带着林晚走向大门。
在门卫处登记,报上赵建国的名字和预约时间后,门卫打了个内部电话核实,很快便挥手放行。
走进大楼内部,一股属于国营大厂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
水磨石地面光可鉴人,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来苏水味和纸张油墨混合的气息。
走廊两边的办公室门紧闭着,偶尔有人推门出来,大多是穿着中山装或者蓝色工作服的中年人,步履匆匆,表情严肃。
林晚跟在苏九身后,大气都不敢喘,脚步放得极轻。
两人按照指示来到三楼,找到了挂着“小会议室”牌子的房间。
门是虚掩着的。
苏九上前,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略显低沉的男声。
苏九推开门,只见会议室里已经坐着一个人。
约莫四十岁上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精干的手腕。
他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略显清瘦,眼神透过镜片,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但并不咄咄逼人。
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搪瓷杯,杯盖半开,冒着丝丝热气。
“您好,是赵主任吧?我是苏九。”苏九伸出手,语气不卑不亢。
那人站起身,与苏九握了握手,力度适中:“你好,苏九同志。我是赵建国。这位是?”
他的目光转向林晚。
“这是我的助理,林晚。”苏九介绍道。
“赵主任好!”林晚连忙微微鞠躬,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感觉自己的手心又开始冒汗了。
“你好,林晚同志。”赵建国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坐吧,不用拘束。”
会议室不大,一张长条桌,几把木质椅子,墙上挂着一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标语,角落里还放着一个铁皮文件柜。
典型的八十年代机关单位配置。
林晚赶紧拿出笔记本和笔,挺直腰板坐好,眼观鼻,鼻观心,努力扮演一个合格的背景板和记录员。
赵建国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时发出一声轻响。
他看着苏九,开口道:“苏九同志,马主任和叶三儿那边都跟我打过招呼了。说你有个关于电子领域的想法,想跟我们长城谈谈?”
他的语气很平和,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也没有明显的轻视,更像是一种程序化的询问。
毕竟,通过关系找上门来的“想法”,他见得多了,真正有价值的寥寥无几。
尤其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不过二十出头,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想法?
“是的,赵主任。”苏九点点头,神情依旧平静,“准确地说,是关于个人电脑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核心零部件标准化的一个初步构想。”
“哦?”赵建国眉毛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个人电脑?核心零部件标准化?”
这两个词,显然触动了他。
长城公司现在的主力产品是0520系列微机,对标的是IBM PC/XT,正处于努力追赶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