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峥嵘志> 第12章 父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父逝(2 / 3)

已。夫妻情、父子情、父女情……浓浓情意,氤氲不散,众人皆含热泪。

张胤手握竖笛,情不自禁地吹出了这首《分骨肉》。后世他最爱八七版电视《红楼梦》的配乐,练习箫曲时常常吹奏。今日的情形,让他的内心压抑,郁闷不开。他与张谟数年生活,早已用他代替自己原来的父亲,如今感情深厚,离别即在眼前,伤感难抑,不自觉地就吹奏了《分骨肉》。

放下竖笛,张胤抹掉眼角的泪水,匍匐在地,向张谟行了一礼:“请父亲放心,儿子必不会让您失望!”

张谟扶起张胤,搂着儿子的肩膀,用力拍了拍,没再说话。

一夜无眠。

两日后,有旨意到郡守府,命太守马勖收捕张谟、鲜于瑞等人。马勖为难,迟迟不动。

时至未时,张谟和鲜于瑞联袂而至郡守府,自赴刑狱。太守马勖无奈,遂将二人囚送京师。渔阳军民相送者无算。

看着父亲的囚车渐行渐远,张胤拳头紧握,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再做一番努力,去营救父亲。

建宁二年冬十月,朝廷制诏告天下,党人附从者及门生故吏罢官禁锢,牵及五属。也就是说,若无天子恩赦或天下大乱,张胤、张俊今生都做不得官了。

张胤在父亲被囚送洛阳起程三日后,和张晟、张山一起也出发赶往洛阳。原本崔氏和王蒲都不允,可是耐不住他的坚持,最终松了口。张胤要看看能做些什么不。

十一月,天降大雪,气候极寒,幽、并之地,道路冰封。

十二月,传来消息,虞放、杜密、魏朗、李膺、巴肃、朱宇等人被收入狱中后不久就被拷打而死。张谟也未能幸免,死于狱中。鲜于瑞被罢官禁锢,放归田里。两人的家属只是被禁锢,未被牵连徙边。

不久,张胤扶父亲张谟棺木返回渔阳。张谟被捕前,曾嘱咐张胤他若遇不幸,不要回南阳安葬,要把它葬于渔阳。其实张胤理解父亲,哪个人不想叶落归根?父亲是害怕。南阳离洛阳太近,又有阉人党羽,父亲是害怕自己的妻子儿女在南阳行走会引起注意,闹出不必要的祸事,所以才坚持要求葬于渔阳,也让家人在渔阳居住。

张胤和张晟在洛阳月余,耗费数十万钱,上下打点,也未能救得父亲。

父亲最终还是受刑而死。

张胤心中的愤恨,汹涌翻腾,难以压制。

安葬父亲后,张胤将自己关在房中一日一夜,谁叫门也不开。

张胤出来后,决定在黍谷山中父亲墓前结庐守孝三年。张俊、窈儿、张晟也主动前来守孝服丧。后来崔夫人决定干脆一家人在张谟墓边修筑数间草庐生活、守孝。

******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

三年里,张胤不穿美服、不享美食、不娱乐,只读书、习练弓马。心情好时、坏时都会在父亲墓前吹一吹竖笛。每当张胤吹奏竖笛时,张俊、窈儿、张晟必定要在一旁倾听,这似乎已经成了他们心灵上的洗礼和寄托。

三年里,张胤先后读完《尚书》、《礼》、《易》,前两经是精读,《易》就只是粗读而已,他以为《易经》太过晦涩难懂、诘屈聱牙,他又不想做易博士,自然不愿过于耗费精力去研读。之后又将祖父张衡所作《周官训诂》、《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图》、《算罔论》、《浑仪图注》、《二京赋》、《归田赋》等篇一一研读,所谓家学不可遗忘也。

三年里,张胤勤练弓马,特别苦练了击剑。在建宁二年那次杀贼救父的实战中,张胤颇感自己的击剑之术不够精湛,是自己武艺的短板,所以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只是苦于没有名师指点。鲜于瑞长于弓马,却拙于击剑技击,他所擅长的都是军阵中长矛大戟大开大阖的功夫,在击剑、角抵方面对其帮助有限。张胤只能自己琢磨,好在他曾经当过兵,军体拳、军中格斗术等搏斗技巧被他融入到今世的技击术中。如今张胤的记忆能力非同一般,对后世所读之书、所经之事、所见之物,稍作回忆就历历在目,又有妖孽般的身体素质,竟被他练成不少招术。有些只在后世电影中出现的动作,张胤凭着超强的身体也能完成。

张俊、张晟也一直在跟着阿兄读书习武,文武都有长进。特别是阿丑,自从父亲去世后,亚似变了一个人,幼时的顽皮好动的童子变成了一个谦恭有礼、勤奋好学的彬彬少年,武艺、学识皆有大进,让崔氏大是欣慰。

窈儿也已十岁,长得修长貌美,真正是一个美人胚子。跟着张胤也学了几下三脚猫的技击之术,只是她敢学,张胤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教,因为崔氏一直认为女儿家还是文静点好,哪能去舞刀弄棒、打打杀杀。纯儿、艾儿姊妹跟着张胤习武,崔氏可以由着他们胡闹,毕竟是胤儿乐意,可是窈儿是张氏后代,怎能如此没有规矩、教养?窈儿很喜欢音乐,跟着张胤学了吹竖笛,只是她气量还弱,难以吹奏过难的曲子。不过窈儿学自母亲滕氏的琴技却十分了得,已经可与张胤琴笛合奏了。

张胤母亲崔氏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太好,夫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