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秦姨收了碗筷,又回厨房去忙了,唐君夜将人送走回来后,便又回到了院子,秋生还坐在石桌旁,眼里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走到石桌旁,唐君夜选了旁边的一个位置,坐下来,仔细打量着身边的人,他身上穿的是她以前不穿了的旧衣服,有些大了,他穿在身上,给人感觉更是瘦弱了不少,一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腿上,手指虽然有不少伤痕和老茧,却是很修长,倒是挺适合执笔的。
脸长得很是清秀,却也不失男儿气概,脸型是稍长带点国字,鼻梁挺直,眉峰挺拔,眉脚处稍淡,中和了一些剑眉的刚硬,带着一丝温和的气息,就是那一笔,让他的整个面容,看起来柔和了不少。那双桃花眼,尤其是脸上的亮点,看似无情却有情,眼角微微勾起,很是有点魅惑,唐君夜不禁在心里腹诽,这孩子,以后要勾掉多少人的心魂啊。
秋生一时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君夜哥哥?”
“你也可以叫我姐姐的,”唐君夜撑着头,懒懒地看着他,“我没有告诉你吗?我是女的。”
仿佛一个晴天霹雳般,秋生惊讶的她,“女,女的?”
唐君夜挑眉,眼里有些不高兴,“怎么?你对我这身份有看法?”
“不不不,不是的,”秋生急忙澄清,脸一红,低下头,声音小的像蚊子,“我只是开始觉得你长得很好看,没想到哥,不,姐姐居然是女子,一时没适应过来。”
唐君夜有趣地看着这少年的反应,也不想怎么打趣他了,转过话题,“你会读书写字不?”
“阅读一般的书,还是能理解的,除了那些很生僻的,基本都还是认识的,我4岁娘亲就开始教我读书识字了,也能写不少的字,只是,几年都没动过笔了,可能写得不好。”
秋生老老实实地答着她的问题,他家本来就是官宦之家,自然是很注重对下一代的学识方面的培养的,虽然他从十岁开始流落在外,但是还是谨记着他娘亲的教诲,无论怎么样,都是不能把那些学过的东西忘掉的,争取进书院学习,将来好考取功名,就是在他落魄为乞丐的时候,也不忘天天用枯枝代笔,默默地背着以前学的那些四书五经。
唐君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不错,还是挺用功的,看来当乞丐的这些年,也是没忘了学习的,要是平常人,这么几年下来,可能早就荒废了。
“那你觉得,如若你已经为官了,打算怎样去当?”他既然想要当官,那么,她就要了解一下他对于此的一些想法。
这个问题一出,秋生倒是被难住了,脑海里苦苦地思索着以前他从外公和父亲身上看到的一些,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想了一会儿,便说道:“为官,当然是要像我外公和爹那样,做一个清廉的好官了,上不辱皇命,下不负百姓,内除奸佞乱臣,外襄边疆国土,在其位谋其政。”要当一个好官,能做到这些,就够了吧?
“我问你,那你外公和你父亲的结局又如何?”唐君夜也不对他的话作出任何评价,看似无关地问着这个问题。
“他们……”陆秋生神情一滞,对啊,他们这样正直的人,最后却是爹爹落得被奸人迫害的下场,外公欲救不得,朝堂上大骂奸臣贼子,气急攻心而去,最后连娘,都是留他一人在世,随父亲而去,将最沉重的担子,交到了他的手上。
陆秋生非常想为官,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的家仇未报,娘亲走的前一天对他说的话,他一直未曾忘记,“生儿,记得娘亲的话,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得功名,将陆家和赵家重新发扬光大,扳倒乱臣贼子,替你的爹爹和外公报仇”,这句话,就是他一生要为之努力的,每日都要回忆一遍,将之一遍一遍地,印在脑海里,烙在内心深处。
他以前一直觉得,等以后为官了,就要像外公和爹爹那样,做一个好官,为民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为过,可是如今经身边这个他发誓要效忠的人一说,他就突然变得迷茫了,为官,到底该怎样为之?
“姐姐,你能告诉我吗?怎样才能当这样的官,能为百姓着想,为朝廷尽力,又能扳倒自己的敌人?”他,很想,很想知道答案。
唐君夜也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你跟我来”,起身,走到一旁的池塘边,看了一眼身边的人,指着池塘说到:“你觉得,这池塘里的水如何?”
“这水,很清。”秋生不明白,为何姐姐又突然问起了这个,这个和仕途应该一点关系都没有吧,不过,姐姐的决定,他是不敢去质疑的,她做事,他觉得总是有原因的,比如说这池塘的清水,也许她是想告诉他什么的。
“那你觉得,那几条鱼,适不适合生存在这里?”唐君夜继续问道。
秋生看着水里的鱼,仔细地思考着唐君夜的问题,“我想,应该是不适合吧,这水太清太浅,如若有人想要抓它们,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你既然能想到这里,那为何又不能与官场联系在一起?”唐君夜慢慢地引导着秋生朝自己的思维想来,“我知道曾经,有一个既伟大又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