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万年回忆录之伏羲女娲平妖传> 第28章 光身声相妙无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光身声相妙无方(1 / 2)

但玄女十个岁月的高度静息修炼,才刚刚达到出窍的初级阶段吗?而且她明明已经学会了迷神术和幻影术,已经具有神魂攻击能力了啊?原来通常所说的天眼指的是人脑内部的感知虚眼,而玄女修炼三目神功的第三只眼,虽然不是天生的,却也并非虚眼。

意宗五层夜游日游。虽然出窍的念头是有神识的,可以感知外界,但如同外放的元气一样,刚出窍的念头是很脆弱的,在地磁场和强光中,如沐水火,“视听”困难,“行走”艰难,没有人不经修炼便能在烈日下出窍的,所以必须强化神魂念头。神魂要进步,或靠观想(静心凝念、振波冲浪只是代表性的观想之法,还有观想神灵如盘古、人皇等等),或靠悟道,或靠身体强大后反哺神魂,或靠磨炼意志,又称磨炼道心。

出窍的念头如风中的绒毛、水中的浮萍,虽然视角从身体移换到身体周围的空中,但隐隐中仍然与肉体中的大脑保持沟通,受大脑控制,如同空中的念头与大脑间有一根无形的蛛丝连系着,大脑神魂念力越强,控制出窍的念头越灵活有力,念头出窍离体越远越难控制。夜游就是在夜里练习这种控制力,锻炼神魂,而刚学会出窍时暴露在日光下不亚于找死。夜游修炼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日游呢?可以用肉眼注视太阳几个呼吸,然后闭目,这时识海中就会显现一片赤光,当修炼到闭目后识海中显现出白光时,就可以白日出窍,开始日游了。

修炼到日游阶段,出窍的念头强大到能够在烈日下自由游走,这时不仅神识感知范围可以随着念头游走而扩大,感知能力也非常强大。人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例如过强、过弱的光线肉眼都看不到或看不清,但有些虫兽却能看得到。所谓“地发杀机,龙蛇起陆”,说的就是大地发生灾害前,由于龙蛇等各种虫兽有不同于人的感应频率,先于人类感知到大地灾害爆发前积蓄能量所辐射出来的危险能量波动,从而预知灾害即将发生,故大量群起奔走。炼魂士刚出窍的念头,在烈日下无法“睁眼”,感知能力比肉眼还差,但修炼到日游阶段时,念头的感知能力已经强大到超过了肉眼,开始拥有虫兽特有的感应能力甚至远超虫兽的能力。

意宗六层光身声相。当神魂能在白天出窍游荡,则神魂强度接近日光,接近日光强度的念头在攻防战斗中什么用都没有(当然如果碰上对方出窍的念头,倒是可以直接攻击比自己弱的念头)。日光能驱物吗?答案肯定是不能,不要说用日光移动小石子、砂粒,即使日光下肉眼可见的灰尘,都不会因为日光的照射而改变漂移方向。日光强度的念头能攻入对方大脑施展幻术或者直接神魂攻击吗?答案肯定也是不能,因为日光突破不了大脑的自动防护罩。

但是接近日光强度的念头并非真的一无是处,突破日游阶段以后修习了意宗六层的特殊法门光身声相,出窍的念头便可以吸纳、融合、巧妙地组合运用光线或声音,能够聚光成像,用月光、日光幻化出各种事物,例如宝月光王身、宝日光王身;能够聚音成相,模拟、幻化出龙吟虎啸、风雨潮声等等气势声相。

按照花下的说法,光线、声音本来就和念头同源,都是能量波粒形成的。念力不仅仅是“用力想”,没有诀窍的用力想只会造成脑部的疾病,念力是“相应”用的,是需要调整波动频率的。这是一个非常细化、复杂的过程。

而刚才玄女施展的步法,我后来才知道,这是意宗六层光身声相阶段开始修炼的一门玄妙法门——风影步。意宗功法修炼到第六层,不仅能掌控光线、声音,更能通过天目看清周围的风向以及风力强弱的间隙,通过捕风捉影的窍门,借助风力在风中游走。好比一个人在水中,游泳速度是步行速度的一半,如果不会游泳,沉没在水中想要站立都很困难,想要站立行走更是慢了好几倍。人在空气中行走时,其实如同人在水中行走一般,是有空气阻力的,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人行走越快,空气流动形成风的阻力越大。想一想,如果在空气中能够像在水中一样掌握了一种“游泳”的法门,速度会大幅提升,所以风影步就是在风中“游泳”的法门,并不像力宗那样完全靠腿部强横的纵跃力量,也不像气宗那样靠元气驱动。

意宗六层,无论是光身声相的幻术,还是风影步,都已经开始慢慢显现出意宗的战斗功效,攻击、保命的能力都有大幅提升,渐渐迈向高手行列。

意宗七层驱物。光线、声音、风影的控制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与一心多用的能力有关,运用自如时,多个念头凝聚、配合起来能够发挥的整体力量也会大幅提升,这时开始有足够的力量驱物了。修炼到了驱物的阶段,不仅仅是能够凭借念头搬运或挪移枯枝、小石头等等物件,更可以用神魂催动飞剑、飞针、飞刀等等轻巧型兵器进行攻击。这种神魂驱物攻击,全凭意念所想,比起气功驭物攻击,不仅更加灵活多变,而且攻击范围远超气功。

达到驱物阶段,再施展光王身法门时,已经可以控制或驱动水、土等细微之物借物显形了。面对借物显形的人或兽,一手抓过去,不再是抓不住的纯粹光线凝聚成的虚影,而是真实摸得着的水、土等物。借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