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肢四个穴窍中如有蚁蚕噬(shì,啖,吞)咬般的痒麻酸胀感时,说明卵胚已发育到后期,有突破迹象,称为点青,这时要改为只在夜里黑暗无光处修炼。点青后再在黑暗中修炼约两天,即第三天初露曙光时,从暗处来到明处感光,让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像蚂蚁,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修炼者自觉四个穴窍中有如毛蚕爬绕,肉眼可见穴窍上的皮肤有轻微的抽搐、波动,则气感有成,蚕巫重生法开始入门。
蚕巫一重孵化如同气宗境的气感,同样两个岁月修炼不成孵化,大部分修炼的人都已经绝望了,只能感叹自己与这种功法无缘了。这种感应阶段完全靠修炼者本身的领悟,是不能借助他人的外力或者药物的药力的,因为外来的力量比本身的力量强大,掩盖之后反而更加感应不到,这和月明星稀的道理是一样的。领悟不到,就难如登天,而一朝顿悟,却感觉再简单不过了,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我当时修炼了两个岁月仍然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已经彻底失望,但我因为本性的坚韧不挠才坚持再坚持。对于我而言,只要一千次、一万次中能有一次成功的希望,我都会试一试,最终在修炼了二十六个月时才凝炼元气化为蚁蚕。我修炼一重孵化成功,还曾经在氏族中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方面我竟然在修炼了两个岁月以后仍能成功,有令人羡慕、佩服的不可思议之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得出来,我在修炼方面的资质实在是很差。
和气宗功法意守丹田不同,我们混沌氏也和其它力宗一样并没有主要的聚气穴窍,我们的蚕巫重生法从孔最穴和涌泉穴开始,练好这两个穴窍以后会继续修炼其它部位,最终是要将全身修炼成一百二十九亿万六万万个蚕茧的。有些力宗功法是从头顶练起,例如金顶断岳功;有些力宗功法是从胸背练起,例如蛇蜕龟灼闭壳法;而我们的蚕巫重生法,却是先从手脚练起,因为人身最好的战斗部位是人的四肢,先练好四肢,就能直接提升永久战斗力。这和气宗先聚气丹田,然后元气运转到哪里就能立即临时强化那个部位的攻击、防御是不同的。
为什么是从孔最穴和涌泉穴开始修炼呢?孔最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到肘间。人身如有众多空隙一般,这些空隙也包括毛孔,人通过毛孔等空隙呼吸气液能量,而这些气液能量就是元气形成的源泉,也就是说这些空隙是元气源泉的必经通道,而孔最穴则是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由此可见孔最穴对于元气修炼者的重要性。而且开发孔最穴以后,对脾、肺等呼吸系统有滋润调理作用,等于是为各种呼吸吐纳之法强化了呼吸器官。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端开始内凹处,屈曲足趾时足掌中前部最深的一个凹窝,那就是涌泉穴的位置了。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精力充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由此可见,修炼此穴与气功的炼精化气有相似之处。而且据说涌泉穴与心相通,其气达心,沟通气血,是人体长寿大穴。水是生命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水如泉涌,则生命、气血生生不息。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击中涌泉穴,可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这就是修炼者传说的破轻功诀窍。
据说还有一些隐秘的更强大的力宗炼体功法,最初修炼时也是不练穴窍和经脉,只是修炼到较高境界时才自然而然地开发穴窍,例如九转玄功、血巫(mó)不灭体。相传混沌初开时天地孕育了一群先天神巫,称为混沌神巫,她们研究自身秘密,开发身体潜能,参悟、创出了一些逆天的神巫炼体之法,拥有大神通、大法力,金身不坏、力大无穷、不死不灭……巫妖之战时代的巫,已经血脉不纯,沦为普通人类,也不再只修力宗炼体功法,此时的巫,已经成为力意气三宗修炼者中精英之才的代称,只是仍以力宗炼体之法为主修功法。而巫妖之战后,随着巫族的没落,相关功法大多已失传,这也导致了力宗在修道界更加势微。
和气功相比,力宗的元气与肉身紧密结合,并没有专门的元气养成阶段,实际上一重孵化不仅相当于气宗境的气感,同时也揉合了气宗二段合生元的元气养成之法,一旦练成孵化,元气就合生成气蚕,气蚕中的元气可以直接融入肉身,坚韧肉身,四肢力量已经大于常人。三个岁月前那次我对上野彘时,孵化已接近巅峰,力量接近一个未修炼功法的成人,当然比不上野彘了。一旦领悟了孵化,后面再接着修炼身体其它部位很快就可以一一孵化了,正所谓“会者不难”。
蚕巫二重养蚕,从过程来看相当于气功四段的聚气,因为元气一形成就与肉身结合,所以比气功少了运气的过程。四肢孵化打好根基以后,在继续孵化身体其它部位的同时,可以开始喂养蚁蚕了。肉体中的精气气液和体外的各种气液能量,不断地滋养、哺喂着元气所化的蚁蚕,蚁蚕逐渐成长,同时也以更凝炼的元气反哺肉身。这样喂养约两天后,蚁蚕的毛就蜕变得不明显了,不断喂养后蚕身便成为白色。等到无法再吸纳更多的元气,蚁蚕胸腹部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