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春,一条通往襄阳城的官道上一群人正慢慢的前行,小草刚长出嫩芽,整个荆襄大地变得生机勃勃。
刘琦骑着到大的白马满脸喜色的前面,此次江夏之行收获颇丰喜得良将如何不喜,身后十余骑仅仅跟随在后面就是普通的步兵,
只是后面的步兵坚毅的脸庞透露出阵阵坚毅,强悍的气息表明他们本非一般的荆州士兵可以比拟,更非积弱不堪的荆州水军可以相抗。
江夏张武、陈孙叛乱刚刚被刘备平定,收买人心的事岂能给让给刘备,,刘表派人召回刘备,遣刘琦前往江夏安抚叛乱地方的人心,
一则树立自己的威望,以示自己爱民之心。二则消除刘备在这里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制造黄祖刘琦二人的接触,增强刘琦的影响力。
刘琦已经来夏口多日,黄祖每日殷勤接待,日日淫歌艳曲哄得刘琦好不欢喜。
黄祖身长七尺有余,身穿金黄色的玄甲,腰佩一把厚重的钢刀,根根胡须像钢针一样散乱的分布在黝黑的脸颊上,斑白的头发非但没有显老,反而衬出异样的精悍。
每踏出一步都使得脚边烟尘四起,厚重沉闷的脚步声时候在仿佛在述说着这位迟暮的英雄的一生,
灭孙坚解襄阳之危,抵孙策保一郡之安。
黄祖自荆州四大士族·黄姓子弟。刘表的爱将,相对于主张拥护刘琮及倾曹操路线政策的蔡瑁、蒯越为首的士族派系,是少数主张拥护长子刘琦并且尚能与倾曹派士族与之抗衡的人。
也是刘表用来制衡蔡帽的臂膀,如今年肥大的肚腩使黄祖原本的煞气少了许多,只是凛冽的眼神表明此人绝非善类。
前面的刘琦个头略高于黄祖一身白色的玄甲腰配一把长剑一串晶莹剔透的玉坠既显衬了自己高贵的身份,又相相称着独有的气质,
在一群浑身煞气的军人中显得卓尔不群。道路旁的百姓看到黄祖跟在一个白面小将的后面一时间议论纷纷。
“前面的小子长得好生俊俏,”一旁卖胭脂的大婶对着买胭脂的年轻女子戏虐道。
年轻女子闻言扭头一望,只是一望脸色羞红起来,衣袖拂面痴痴的笑了起来。
“能让咱们黄太守亲自相送的还有谁?别说咱们刘大人家里的人长得就是俊”.一旁买菜的大爷一脸自豪的看着徐徐而来的刘琦既像是跟那女子讲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身后的小吏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内心鄙夷不已,刘琦放浪不拘荆州早有盛传,此次一见果真是所言不虚啊。
唯一值得称赞就是为人谦虚恭敬,虽有一般纨绔子弟的轻浮但并没有那种目空一切的孤傲。
街上议论声引起了黄祖的不满,一旁的亲兵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功夫自然非同一般,见黄祖面色不善,趁机嚷道:
“看什么看,还不让道!”
说着一脚踢开旁边的小摊。一时间街上的人像潮水一样向小巷涌去,不断有小摊被撞翻,哭喊声怒骂声响成一片,场面混乱不堪,原本热闹的大街刹时间变得鸡飞狗跳起来。
黄祖大手一挥嚷道:“肃清街道保护好大公子!”
刘琦显然没有意识到黄祖此举。太平年月,何须肃清街道啊。
黄祖与江东一直战乱不止,互相间的间谍渗透呈出不穷,黄祖对孙权又有杀父之仇。久居夏口的黄祖的防范意识极高。此时大街上已经纷乱不堪,黄祖怎能不警惕,难免会有一些江东间谍趁机刺杀刘琦嫁祸于他。
身后的士兵得到命令开始大打出手,很快局面得到控制。在大街上此时还有正在慌忙收摊企图挽救损失的小贩,一抬头士兵手持长矛已经围了了过来,吓得丢下东西赶忙向附近的酒肆跑去。
“咣”的一声酒肆大门关了。小贩已经走投无路,看看已经走来的黄祖急的乱转,突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脑袋低到胸前。额头上冷汗直冒。也许是小贩的举止太过滑稽,刘琦看的这情景“噗”的一声笑了起来。
“此等贱民,拉下去。”黄祖看着小贩一脸不悦。
小贩自然知道拉下去是什么意思,慌忙捣头如蒜不停地求饶,路旁的窗户下的居民看着小贩暗自惋惜,这种事在江夏是时常发生。
黄祖生性弑杀,城东的路旁的鲜血一直未干,每隔几日都有奸细和无辜百姓被斩首于此。由于守城的将领奉行的军令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这些士兵本来就是兵痞,难免狗仗人势欺压百姓,
所以斩杀城东大多数都是无辜百姓,江夏人心惶惶民怨沸腾。前日江夏城里不知何时谣言四起。
城外血未干,
城内民不安。
只待血干日,
老贼谁来砍。
黄祖暴跳如雷,抓了许多议论此事的人押往城东,这些人自知死期不远,奋起反抗。黄祖拼命镇压了以后一改常态,将这些人鞭刑八十放了回去。
这件事也使黄祖收敛许多,不然放在以往,黄祖只要出现在大街上,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