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聂小名叫天才,从小就极不喜欢读书。
从他还穿着开裆裤,鼻子下面经常挂着两串鼻涕的时候起,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小琴一起玩耍。
在他和全村的小伙伴的眼里,小琴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姑娘。
他们玩过家家的时候,小子们争相和小琴扮夫妻。
袁聂能看得出来,小琴和自己“做夫妻”的时候最心甘情愿。
后来,袁聂会避开小伙伴们,把小琴拉到堂屋后面,或者草垛中间的隐蔽处,骄傲且霸道地把小琴压在下面,过“夫妻生活”。
每当袁聂的爹娘找不到他的时候,只要去这些犄角旮旯的地方转一转,总能把他给拎出来。
为这事,大从们也打过骂过,但孩子小,又能怎么样呢?
小琴的爹娘也是又好气又好笑,背着袁聂的爹娘,私下里也恐吓过他几次,叫他离自己的女儿远点,但也不过能好上几天,之后依旧如此。
有些嘴碎的邻居会私下议论,三岁看老,这么小的孩子就做出这些事来,长大了必是流氓。
袁聂的爹叫袁富贵,没想到一辈子穷得叮当响,从不曾与“富贵”有缘。
在这个很多人笑贫不笑娼的年代,于乡里乡亲们面前,他的头始终抬不起来。
袁富贵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求财不得财,有子不成器,有时候他甚至恨自己的爹当年不该给自己起这样一个俗气的名字。
其实,在袁富贵刚有了儿子的时候,他是满怀期望的。
就是关于儿子名字的问题,他都很是郑重其事,和媳妇李翠花商量了许久,两人决定用“天才”二字给儿子命名,希望能够得到老天爷的庇佑,赐其大才,将来升官发财,给自己出口恶气。
李翠花对儿子的这个名字也很满意。
她虽然小学只念到三年级,但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她娘反反复复给她说过,她爷爷的爷爷曾经是个秀才,她们家算得上书香门第。
这样说来,她给自己的儿子取名袁天才,并不为过。
不过,夫妻二人心里还是不太踏实,怕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万一用错了字,断送了孩子的大好前程,最后还是请了村上最会识文断字的大队会计赵二瘤子。
酒足饭饱之后,几经斟酌,由赵二瘤子拍板,决定用“袁聂”二字作为孩子的大名。
袁富贵起的“天才”,就用为小名。
夫妻俩相信了赵二瘤子,一是他确实是老一辈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才,二是赵二瘤子这个外号源于他的头上比别人多长了个肉瘤,村里的长辈们都说只有能人才长“两个脑袋”。
小学的那几年,袁聂靠着他爹的鞋底,他娘的吼骂,奇迹般的没有留级,又托了义务教育的福,稀里糊涂地升到了初中,仍旧和小琴同校,只是不同班而已。
到了初中,袁聂仍旧不太读书,只是年纪渐渐大了,和小琴的“爱情”也不能像小时候那么放肆了,无聊透顶的时候,也会偶尔听听课。
他最喜欢的是语文课,有一次讲课时,老师不知道怎么说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
听到黄金美女几个字,袁聂眼睛亮了一下。
下课后,他开始一本本的翻看被自己冷落的教材,让他失望的是既没有看到大美女,也没有看到黄金屋。
他想,必是这些书都是骗骗小孩子的,大人们看的书里面才会有这些宝贝。
有一次,他跑到镇上的新华书店,在店员盯贼一般的目光下,壮着胆子一本本的打开那些厚厚的书,用他那脏兮兮的手翻看,里面却依然空空如也。
他有种强烈的受骗的感觉,合上那些书,他狠狠的把那两条店员担心了很久的清鼻涕吸了进去,暗暗骂道:“连语文老师都骗人,还是我的小琴好,她永远都不会骗我,还会从家里给我偷好吃的。”
第二天,再上语文课时,他勇敢地举手问了语文老师,为什么新华书店的书中没有黄金美女。语文老师哈哈大笑,爱惜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道:“好小子,有胆子问这个问题,那两句是文言文,你没搞明白什么意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你要好好读书,学到本领,就能够赚大钱娶美女。”
语文老师的话很快被男生们传开了。
此后一段时间,这个班的男生们读书都比原来认真不少。
但好景不长,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人把语文老师的话又散播到社会上去了,教育局知道这个事情后,因为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舆论压力,竟然把这个老师开除了。
学校专门给学生开了会,说那个老师说过的“赚大钱娶美女”这句话有毒,不能相信,也不能瞎说,还说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都要好好学习,争做接班人,做社会的栋梁和建设者。
这个会上,台上的老师讲的慷慨激昂,说是要给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袁聂心里仍然觉得语文老师的话才有道理。
他没有理会台上的人,心里颇为语文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