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李勇眼前总是出现秀芝那焦虑期盼的神情,他再也控制不住心里的压抑了。
那天中午,妈妈下了班回家后,他一下跪在妈妈面前,哭着说:“妈妈,您放勇儿一条生路吧,我求您了。”
妈妈一下惊呆了,身子摇晃了几下,跌坐在椅子上,嘴张得大大的说不出话来。
儿子那么强烈地想离开这个家,她觉得自己做母亲很失败。
看见儿子痛苦的样子,她心里一下崩溃了。她陡然感到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连站都不起来了。许久她才哽咽着叫了一声“勇儿他爸,户口簿在咱枕头里,拿给他吧。”说完,浑身汗淋淋的,脸色一下变得十分苍白。
李勇连忙站起来扶着妈妈,默默地为她擦着眼泪,他想说句安慰妈妈的话,可一句也没有说出来。
爸爸递了一杯热水给李勇。李勇为妈妈喂了几口水,才轻轻地问道:“妈妈,好点了吗?”
妈妈微微地点了点头,眼睛望着李勇爸爸,不无感伤地说:“勇儿爸,让勇儿回七里坡吧,这个家已……我们对不起他。”
“妈妈……”李勇低声叫了一声,将头扭在一边,抹去了眼角的泪珠,一直说不出话。
李勇爸爸咬着腮帮点点头:“勇儿妈,你别太伤感了,勇儿回去是件好事,你看,才回去几个月,病好了,身体也壮了。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吗?他回到那里才有快乐和幸福,这更是我们想看见的。”
爸爸将手中的户口簿递给了李勇,眼睛凝视了他许久才说:“勇儿啊,回去后一定要关注身体呀,你妈妈心里的那份牵挂时时都在你身上,千万别累坏了身子,记住了吗?”
李勇拿着户口簿,眼里充满了泪花,他不停地点着头,身体也在剧烈地颤抖着。
当天下午,李勇就办好了第二次下乡的户口迁移手续。
户籍民警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又要回农村去,并再三地提醒他,要迁回城是很不容易的,自己一定要考虑好,还向他解释说病残知青回城后可以安排到街道工厂工作。这让他一下联想到了哥哥的工作,既累工资又低,养活自己都很费力,是让人瞧不起的工作。但他嘴里还是十分礼貌地说着谢谢。
当李勇回到家里时,妈妈已将热气腾腾年饭端上了桌。她的眼睛还红红的,不过脸上的神情已坦然了许多,还露出微笑招呼大家趁热吃。
那顿年饭,妈妈让每人都喝了一点酒,因为勇儿要第二次下乡了,这既是年饭又是给勇儿饯行。妈妈没再说感伤的话,只是再三叮嘱李勇要注意身体,有了好身体才有好日子。
妈妈那份牵挂,李勇已强烈地感受到了,他从心底里感激着妈妈,他心里暗暗下着决心,回七里坡后,一定要多干活,将自己的粮食挑点回来,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
一家人在祥和的气氛中吃完了年夜饭,最后,李勇还代表秀芝敬了爸爸和妈妈一杯酒,并认真地告诉爸妈,他回到七里坡就准备与秀芝结婚了。他还再三告诉妈妈,请她一定放心,秀芝肯定是一个好儿媳妇,你们也一定会喜欢上她的。
妈妈会心地笑了,李勇也开心地笑了。
李勇兴奋地说:“妈妈,她会很孝敬您的,您退休了就去七里坡,她一定会好好待您的。”语气显得那么自信和幸福。
妈妈开心地笑了:“勇儿,妈妈相信你的话,到那时,妈妈来了就不走了。”
李勇激动地点着头:“妈妈真好,谢谢您。”边说边抹着感动的泪水,“妈妈还是相信勇儿的。”
“傻小子,妈妈的儿子,妈妈还能信不过吗?”
李勇爸爸在一旁高兴得将一杯酒一饮而尽,他心里踏实了许多,老伴终于想通了。
大年三十一早,李勇就离开万川市去永平县了。
临行前,妈妈将她出嫁时外婆送给她的银簪子让儿子带给秀芝。还叮嘱儿子一定要将秀芝带回万川市与家里人见一面。李勇高兴地答应着,他怀着一颗滚烫的心离开了家。他的背影消失了许久,妈妈还站在那里,凝望着他消失的地方。
五
从永平县汽车站一出来,李勇买了两个馒头,边吃边朝七里坡走去。
还没走出县城,天上飘起了稀疏的雪花,田野里浅浅地泛着白光,麦苗尖上挂着晶莹的水珠。
李勇买了一块塑料薄膜往肩上一披,顶着风雪,踏上了那条熟悉的山路。这是他第二次下乡了,他不但没有了第一次下乡时的迷茫和感伤,而是感到这条路上充满了生气。是希冀让他战胜了病魔,重新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去。
那喧嚣的城市已不能容纳他了,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山里的宁静才是自己的归宿。他奔腾的思绪沿着这条路已跑到了七里坡,奔向了知青屋,看见了秀芝在等着他的归去。
中午时分,七里坡已扬起了大片的雪花,许多人家放起了鞭炮,开始吃年饭了。
七里坡的规矩是请逝去的先人、长辈们先喝酒吃饭后才能正式开席。孩子们眼馋地望着桌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