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你的想法很先进阿,赶得上时代。路,可以掌握子公司的状况。
比方说,裕隆使用了这套系统,可以轻松掌握美国的即时情况,今天卖了多少台,有多少库存,哪些零件剩下多少。母公司预估销售量可能会增加,调配子公司或协力厂商,马上增加产量…等等,不一而足。
又比方说,让那些分散在各国的人员,可以同时开会。让美国销售人员,台湾的科研和捷克的生产人员,同步进行会议。
对於跨国公司而言,如何有效掌握子公司情况,永远是个课题。大一点的公司,母公司在a国,销售在b国,研究所在c国,库存在d地,都有可能。
像裕隆之前搞的厂办合一,让裕隆效率大增,生产有事马上可以找到研究的,研究的也可以到工厂实地参观,知道他们预想与实际生产有多大差距。严楷泰可以很快招集销售、研究与生产部‘门’开会。
研究、生产、销售,这三个环节,任何哪一个脱节,都有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但是任何一个公司,想要壮大,都要设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像裕隆这样,全部集中在一起。当初,日本的丰田汽车,也是面临这种情况,他们实施了厂办合一,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可是呢,这种情况又无法完全复制。想要当一个大公司,除非你再一个大国,比方说中国、美国或鸥盟,然後你一辈子不跨足国外,你就有可能不需要这系统。
可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地理大发现开始,世界就进入了这样的情况,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生产原料的单独生产,制造产品的制造,然後消费产品的的消费。生产、制造,消费都不在一个国家进行,甚至同一个产品,来源都是五‘花’八‘门’的。不同部件还在不同国家制造。
地理大发现後,美洲白银原料生产),中国瓷器、丝绸(制造),接着倒欧洲消费),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或者荷兰东印度公司,再印尼和马来西亚生产香料,运回欧洲出售。再从欧洲运纺织品来东南亚贩售。
当这种变成一个常态,如何远端控制子公司;原料产地的生产,或者消费端的情况,反应到生产地,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网路,很好的解决了这种情况。
虽然是严楷泰的请求,但何育华看来,这是一笔很大的生意。这个系统做的好了,可以像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推销。不说别的,就是王安自己也需要。所以,何育华才会带上乔图斯和王平一起来。
王安软体分别在印度、和台湾,设立了分公司,利用两地的便宜劳动力。让王安可以‘花’费同样的代价,雇佣五倍以上微软的人力来编写程式。这样会面临一个问题,当两地的编写好的程式,要怎麽合并在一起?
未来,可以靠加密的光纤传输。可是现在,网路还是个新兴起的新鲜玩意,一般民众用得就是2k的数据机。公司当然可以单独申请一条光纤来解决这问题。
可是,现在台美和台印间,还没有那麽发达的光纤传输勒。要铺设台美间的海底电缆,还要好几年以後。目前只能靠人力带来带去。
资料可以靠人力带,为此王安软体有特别编写的加密软体,保证拿到的人无法破解。但是,要开会讨论的话怎麽办?飞机飞来飞去,或是靠电话吼?
所以了,有人出钱给自己解决问题,还可以拓展一项大商机,何育华表示重视,亲自带队来了裕隆。一方面也给视察一下裕隆的状况。
王平和乔图斯开始与研究人员讨论他们的要求。这要很多天,王平不会当这个企划的专案企划人,但他会注意这个计画。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要克服的最大难关,还是网路速度。
传递声音还可以,传递图像就难了。如何利用现有的网路速度,传递图像,还要保密,确保不丢失,这是个技术难关。
你说你不懂车,可是你给的建议,让我们的休旅车,卖到翻天。今天无论如何,也在多给点建议。我不太懂车的,真的。
王平和乔去开会讨论软体的设计问题,没何育华什麽事情,严楷泰就带他走走看看。何育华不太懂什麽车,一来他重生前没买过什麽车。二来,他也不是机械系的。但是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他还能给点意见。
何育华给的建议是,将达观做成一台真正的拥有大座位,舒适‘性’高,即便开长途,也不会感到疲累的车子。
现在的suv,不是强调他的越野‘性’能,毕竟是从吉普车演变来的,从年代开始,美国车厂将吉普车演变成民用的。
不然就是强调大容量,可以装很多东西,载很多人,像目前美国最畅销的福特探险家,这种车有吉普车的优点,高底盘、大马力,可以跋山涉水,适合全家人出游。不然当一般家庭用车,还有後面的大空间可以安置东西。
可是目前还没有车厂,将休旅车变成一款适合都市开的,适合个人使用的休旅车。要适合都是开,那麽就不必要那麽大的後车厢,不然不好找停车位。同时也不必那麽强大的越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