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一号刑警> 第1章 1号大案(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1号大案(1)(3 / 4)

里夜里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他忘不了那一天,他在马路上闲转,一抬头,过去认识的一位哥们在向他笑。于是,他们到一截墙根下,悄悄耳语。

“汪学成,有档子好事你干不干?”

“好事能轮到我?”汪学成眨巴着眼睛。

“不瞒你说,我偷了辆摩托,你帮我卖了,二一添作五,平分。”

真是天上掉馅饼,汪学成手里缺的就是钱,梦里想得也是钱,不干白不干。

“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二人当即拍板成交。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汪学成骑上摩托车到与金昌相邻的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找到他认识的朋友某某,廉价销赃。

不搭本不费多大劲千把块钱装进了兜里,汪学成乐了。但是,他也清楚,这位哥们干的这事儿,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公安局抓住,锣鼓长了没好戏,干脆只和他做这一回。于是,接下来,他再没有与哥们联系。

老谋深算的汪学成狡兔三窟,他的判断没错。不久,风声就传入了他的耳朵,公安机关正在全市抓捕他的那位哥们。

汪学成心虚了,害怕了。他重重地拍了几下前额,长一声短一声叹气,一旦那位哥们被抓,自己必受牵连,万一拔出萝卜带出泥,自己不就麻烦了吗?这可怎么办呢?

汪学成不敢想下去了。突然,他脑瓜一转,想起公安局的一个人,不禁心头暗喜。

过去,他曾盗窃吸毒被刑二大队副教导员冯宏庆处理过,只因情节较轻,够不上刑事处罚。教育了他一番,就把他放了。冯宏庆做事精细,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执法严格,态度和蔼,给汪学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汪学成从家里走出来,心里涌上了无限的烦恼。

一只夜猫子掠过市区的夜空,凄凉地叫着。汪学成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来到了刑警支队。公安刑侦大楼,灯光如昼,冯宏庆加班连轴转,正在看材料。

“冯哥!”汪学成敲开门咧嘴“嘿嘿”笑。

刑二大队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把汪学成纳入了视线,这还没有去找他,他到自己送上门来了。冯宏庆心下高兴,脸上却不显山不露水地问:“汪学成,你最近忙啥呢?”

“没……没忙啥,呆在家里。”汪学成摸着后脑勺。

“谁养活你呢?”

“靠老爹的退休工资呗!”汪学成装模作样,唉声叹气。

“那东西再抽过没有(指海洛因)?”

“看你说的,冯哥,我早戒了,要不,我也对不起你对我的教育呀!”他撒谎从不脸红。冯宏庆笑着说:“戒了好,戒了好,戒了你就有前途了。”

“冯哥,有个情况想给你反映反映。”汪学成试探着眨巴几下眼珠,压低声音神秘地说。

“好啊!你说。”冯宏庆掀开笔记本,准备记录。

“河西堡糖酒公司有个叫翟广的,你知道不?我听人说他至少偷了十来辆摩托……”汪学成吸溜着鼻涕。

冯宏庆对他提供的情况相信也不完全相信,他对汪学成有一定的了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干刑警这行得多长几个心眼儿。他作完记录后扔给他一支烟:“你说的都是真的?”“我也不知道真假,听别人说的呗!”汪学成抽一口烟,一副很实诚的样子。

“够他妈贼了。”冯宏庆一边心里骂着一边很亲热地说:“以后有啥情况多给我们反映。”说着让汪学成记了自己的传呼机号:“有啥事,可以给我打传呼。”

汪学成点头哈腰像鸡吃米,从冯宏庆的神态和话语里,他没有发现公安对他有任何的怀疑。

从冯宏庆处出来后, 汪学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此时此刻,他后背上已冒出了一层汗。

他走到了马路上,路灯映出了他瘦长的影子。他脚踩着自己忽长忽短的身影,反复回忆琢磨着和冯宏庆的对话,心里像吃了颗定心丸。但一回到家,他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起来了。三个多月来,他一直如坐针毡,连做梦都梦见自己被押上刑场。那血淋淋的一幕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任凭怎么也抹不去。

三、武当山的把兄弟

二月,南国已是温暖如春、油菜花飘香的日子。可位于西北的甘肃大戈壁却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金昌市的辖区永昌县,虽与市区相隔50余公里,但山上的常年温度要比山下低四度。这里,水草丰茂,牛羊肥美,是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1936年红四方面军西征,永昌战役,我军与马匪展开激战,悲壮惨烈,至今校场山坡还长眠着几千红军将士的英灵。

六十年后的今天,紧靠县城的北武当山的羊肠小道上晃动着三个恶魔的身影,如果牺牲的将士们地下有灵,他们会跳起来大骂这类不肖子孙,甚至会把他们撕成碎片。

武当山,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山上是这一带较有名气的佛家胜地。每日里善男信女不断,香火缭绕。这三个专门从金昌乘班车来的人,走在陡峭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