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吃醋
第一节课没讲什么课本上的内容,江乐阳也只是想和学生们熟悉一下,顺便算是摸个底,只要确保每个人都开口就行,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只会最简短的一句名字,但是也能像接龙一样往下说。
结束之后她大概能记住几个名字,估摸着这节课还剩一点时间,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自我介绍里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单词,带着他们从读音到例句,一起复习了几遍,最后又布置了回家预习的课文,刚好就等到了下课铃声。她全程都没有看手表,但一节课的四十五分钟,全都安排得刚刚好。坐在角落的高培看得心服口服,只觉得自己的担心心都是多余的,江乐阳应付这个班的英语课绝对是绰绰有余,甚至比他这个师范学校毕业的,更加专业。他带江乐阳一起回教师办公室,一路上都在朝她竖大拇指:“江老师你真厉害,我还想着我帮你镇场子,压根就不需要啊,我都跟着好好学习了一节课。”江乐阳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又跟他客气了几句:“其实我心里还是有点紧张,也幸亏高老师在,我都安心不少。”办公室没有独立的工位,只有围成一圈的长方形书桌,高培在自己旁边腾出个空位来,就算是江乐阳的工位了,他让江乐阳把手里的书放下,又拿出登记表求给她填。
他是真的很欣赏江乐阳的能力,帮她办聘用证书的事情就更上心了。“你先填一下基本信息,还要写个申请书,回头我帮你去交材料。”民办教师这些材料不少,甚至校长亲笔写了一份申请,流程才能这么顺利,江乐阳心里真的很感激,接过表一项一项填写,盘算着之后要送点什么礼物给他当谢礼。
学校不用坐班,高培早上都没课,其实压根都不用过来,但是因为江乐阳第一次上课,他还是赶来了,还陪她填了一早上表。“高老师,我改天请你吃饭吧,你帮我忙前忙后的,太感谢了。”“行啊,不过你也不用谢我,主要也是为了学生嘛。”高培老说自己不想受英语的罪,也就是嘴上开开玩笑,主要还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行,误人子弟。
为了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能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最朴素的心愿。他们出去培训交流,听说有什么好用的教辅资料,自己垫钱也要带回来,学生家长也懂得感恩,交不上钱就交粮食,也尽量不让老师们吃亏。
江乐阳在办公室里填表的这一会儿功夫,就看见旁边的两个数学老师,在给班上的学生出卷子,用复写纸夹在白纸中间,工工整整地抄写每一个题目。去年她在家看陆铠的试卷,还纳闷怎么都是手写字体,现在才知道原来没有打印机和复印机的现在,整张卷子从排版到复写,全都由老师们一笔一划地完成。
在一切都不够发达的年代,全靠一腔热血,把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不用半夜回复家长的消息,也不用句句沟通都留痕,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教学上。
江乐阳突然意识到,课本上的知识不会变,只有师生关系在随着时代改变,要在这里当一名好老师,她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今天只排了一节课,江乐阳又跟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打了招呼,材料也填得差不多,就先收拾东西回家了。
陆锋倒是想去接她,但是自打年后店里就一直很忙,尤其是李平真的没再来过,店里少了个人干活,生意却在变好。那条丝巾的事情没人知道,李平对外只说因为李大友家里要装修,他不能再寄住了,这几年也学了不少本事,打算去外省见见世面。李大友这个堂哥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家还劝过他几次,主动提出可以帮他租房,毕竟店里大家都知根知底的,干活也都有个照应,总比去外面吃苦好但是李平坚持要走,陆锋也一句都没挽留。最后李大友也只能让他走之前去店里跟大家道个别,毕竞这几年陆锋对他照顾不少。
道别的时候他带的礼物倒是规规矩矩,就买了两瓶白酒,陆锋瞥了一眼,只为确认里面没再夹着什么不该送的东西,手上的活都没放下,也懒得跟他说话“大哥,这些年多谢你的照顾。”
没提江乐阳,也还是犟着不肯叫嫂子。
陆锋低头对着手里的账本,压根没打算接话,毕竞嘴上说着感谢,心里却是不能示人的花花肠子,换谁都不可能有好脸色。他早就猜到李平会这么选,这小子看着沉默寡言,其实心里固执得很,所以前几天他就在报纸上登了招聘启事。
这几年国营工厂效益都不是太好,里面的老员工端着铁饭碗不退休,年轻人想进去也很不容易。反而是维修店的待遇不差,想再招个帮工并不难,哪怕来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他从洗车开始教起,都好过身边有人惦记自己媳妇。直到这个月,招了两个上过职校的小伙子,还是兄弟俩,都对机动车兴趣浓厚,又进不了汽车厂,就来陆锋这里碰碰运气。这几年进口的小汽车五花八门,比国产汽车厂发展得更快,在这里能见识到不少新玩意,俩人干劲十足,洗车补胎都不嫌脏,看见修车也凑上去学,有问题就围着他们几个问个不停。陆锋认真规划过以后要进一步扩大维修店的规模,尤其是结婚之后,总想着要给江乐阳更好的生活,所以平时教学徒也不藏私,还允许他们用店里的小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