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文心日记(番外)
我是文心,当然现在已经没有人这样叫我。殿上群臣,人人俯首,称我陛下。
三年前,阿娘病逝,那时我已近三十岁。阿娘是在鸣鸾殿晕过去的一-也就是几十年前的神龙殿,从我阿爹登基那天起,就更名成了鸣鸾。那时我懵懂,只知是因阿爹从前效力于鸣凤,后来长大了些,待开蒙后,才从史书中读到,皇室的女儿原来不是被封为皇太女的,原来是从我开始,从我爹娘开始,才有了皇太女这般说法。
帝后同临天下,并称陛下,膝下继承人只有一个女儿,是以,神龙改名“鸣鸾”,是爹娘为我铺的路。
自我有记忆开始,阿爹的身体就不是很好。每逢秋冬,朝会都是阿娘一人主持,我十岁之后,阿娘带上了我。
群臣没有人不服她,我读过书,晓得女皇帝为士人所不容,我很好奇阿娘是如何做到的,便去问我的开蒙老师一-也就是子婧姨娘和沈大人。子婧姨娘很认真地回我,因你阿娘是个很让人信服的人。我又问,能有魄力做女皇的,就该是这样的人吧?
彼时沈大人脸上盖着本书,瘫在琅嬛阁顶层的穹顶之下,懒洋洋地晒太阳,道:“还因为什么?因为你阿娘够泼呗,阎王见了她都让道走。”子婧姨娘打了他一拳。
第二日,我见阿娘又批下诏谕,命寒蝉司抄了一户三品大官的家。诏谕上盖的印是龙在前凤在后,这也是有讲究的,我爹娘谁做下最终裁定,谁的印就在前。但阿娘杀人,放在前面的却是阿爹的印。我又跑去问正在养病的阿爹,他裹了很厚很厚的狐裘,脸色很白,笑笑道:“是我非要你阿娘这么做的。”
文心的心,是好奇心的心。
我跑进鸣鸾殿,背着阿娘翻阅了半年以来的所有诏谕,终于被我寻出一点踪迹来一一
但凡可能会在史书上留下污名,或是显得人杀性太重的,均是龙印在前。我这点儿小动作逃不过阿娘的眼睛。
一天我正帮阿娘梳理刑部送上来的案卷,阿娘指点我写完综述后,神色平静地问我:“阿梨,你觉得阿娘下手重吗?”我看着案卷上的“杀之"二字,摇了摇头。阿娘摸摸我的头发,淡笑着说:“待你即位时,无论庙堂江湖,都会是很好的一片天。”
“我不想即位。”
阿娘问:“为什么?”
我抱着膝盖:“先帝崩逝,太女才能即位。但我不想爹娘崩逝。”“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阿娘抱我在腿上,语气很温柔,说的话却好冷酷,“我四岁没爹没娘,也走到了现在。”
我知道,她大约是在让我学会接受,接受病重寿短,是阿爹阿娘此生越不去的命。
沈大人说,阿爹以前身体很好,心口中了一箭都能连夜从东都奔袭到长安,大夫都说他是老虎般的精力。
“倒是你阿娘一直病怏怏的。“沈大人感慨,“如今这两人也是调了个个儿。不过两个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你那上房揭瓦的精气神。”“我没有上房揭瓦!”
“对,只是两天没睡觉偷看江湖话本子。”我很无助:“我要去向子婧姨娘告状!沈大人欺负我!”子婧姨娘打开房门,笑着说,“等你登基了,把这浑没正经的人砍了头,我没意见。”
…那自然是不会的。爹娘要杀的人,大半都是沈大人亲手去处理的,属实有功之臣。我杀谁也不杀他。
我又问:“那我阿爹为什么忽然身体不好了?”我只模糊知道是中毒,却不知道为何中毒,那时阿爹不是已经封了昭王吗?谁能给他下毒?
子婧姨娘脸色淡了下来,连沈大人都懒得笑了。他慢条斯理地骂人:“会咬人的狗不叫。”子婧姨娘说的委婉多了:“你阿娘当时很信任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因为一些前尘,和你爹娘反目了。你爹娘没怀疑过他,就成了现在这样。”至于什么朋友,什么前尘,我问谁,他们都不肯说了。还是文霏姨娘,她现在是内廷第一人,替我阿娘起草诏谕的歌台重臣,她告诉我,若是有心,查查昭怀太子的生平吧。我没有爹娘那么好的脾气,我也不知前尘究竟是谁对不起谁,总之,我登基之后,将昭怀太子从史书中抹除了。
那时只有文霏姨娘还陪着我,她还是内廷起草诏谕的女官,人称她是黎朝两代女皇的婉儿。文霏姨娘说,昭怀太子本也是个可怜人。若非阴差阳错太多,他本可以与你爹娘相安无事一生。究竟他也曾冒死救过你阿娘。这就是文霏姨娘惟一的不好之处了,她这颗心软得像一滩水,见谁都可怜。固然昭怀太子生平之惨,比我爹娘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我是我爹娘的女儿。十年前,我爹先走了,病重不治。
他能延续近二十年人寿,其实已经是奇迹。是以他离开时,反而阿娘十分平静。
阿娘坐在鸣鸾殿的床头,手腕系着一截红丝带,静静地对阿爹说,师哥,你看,紫藤又开了。
年年春天,鸣鸾殿外的紫藤都会争先恐后地扑进窗子里,错落密集,开出一片淡紫的海。
岁岁年年花相似。
阿爹临走前,只有阿娘一个人陪着她。
我躲在鸣鸾殿门外偷听,什么也听不见,阿娘没有哭,阿爹没有挣扎。像是年年都会有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