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半天,似乎想到了什么:“哦,对,买了老李家房子那个小丫头。”
姜凌道:“是啊,昨天和您聊得挺开心的。您是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又是平安里的老住户,今天请您来,就是有个案子想请你出出主意。”徐满仓很满意姜凌的态度,再次低头喝了一口茶,茉莉花香缓解了他的紧张情绪:“你不错,年轻人,懂得尊重老人家。不像那个小梁,摆谱,不像话。他问我问题的时候,完全把我当犯人,哼!”“徐大爷,您获得的奖状可真多。"姜凌知道徐满仓是在发泄对梁有训的不满,马上转换话题,指着墙上的奖状,语气里带着由衷的敬佩。徐满仓被夸得满脸放光,嘴里却在谦虚着:“老喽,老喽,这都是当年的成绩。”
“虽然您退休了,但您这份对警察职责的坚守,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依旧是您刻在骨子里的烙印,也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姜凌适时接话。徐满仓微微颔首,嘴角含笑,紧绷的肩膀放松了许多,冰冷的指尖也回暖了些许。他仿佛沐浴在昔日的荣光里,这让他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第一步顺利完成,姜凌开始引导审讯进入下一个环节。姜凌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徐大爷,您当年守护钢厂、勇斗歹徒,心里是不是想着我们警察的职责?”
徐满仓略有些自傲地点头道:“没错。警察职责,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守护一方平安,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我们警察的魂啊。”“那您说,"姜凌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果有人,为了某种目的,哪怕他自以为是为了治病、或者唤醒什么,就在我们公安局的对面,在街坊邻居每天吃早饭的地方,投下剧毒,害得无辜的人躺进医院,生死未卜,您觉得,这是什么?”
徐满仓整个人忽然僵住。
姜凌继续追问:“11人中毒,其中一人还在抢救,生死未卜。您觉得,这是什么?”
徐满仓将目光移向墙上的奖状,但很快就挪开视线,似乎被奖状烫到了一样。
姜凌决定再加点码:“生死未卜的那一个,您应该认得,刘乐生刘大爷。他是一名退休教师,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有一个可爱的孙子。孙子刚开始学小提琴,一开始琴声不太悦耳,吵得杜瘸子上楼砸门。您和他关系不错,对不对?现在刘大爷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他孙子也没心情继续练琴,每天都在问,爷爷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徐满仓的身体猛地一震。
听到刘乐生的名字,他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又被一股巨大的混乱堵住。
姜凌目光变得锐利:“您是老警察了,请您告诉我,这种投毒行为,违法吗?”
半响,徐满仓终于艰难点头:“违法。”
“那您说,这种违法行为,"姜凌紧紧盯着他,声音变得低沉,“与我们警察职责,是一致的,还是背离的?”
徐满仓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之中。
姜凌等了两分钟之后,再次发问:“我觉得,这种行为与警察职责相背离,破坏了社会秩序,让平安里不再平安,对不对?”“破坏……不再平安……徐满仓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神中的迷茫和痛苦越来越深。
残存的理智在他脑子里疯狂地拉扯:
他投毒是为了治病根、敲警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平安里存在的问题,这不是维持社会秩序吗?怎么眼前这个姜凌要说他所做的一切与警察职责背离,破坏了社会秩序呢?
刚才自己好像亲口承认这种行为犯法。
难道自己成了当年他最痛恨的罪犯?
混乱的思维和现实的冲击让徐满仓额头渐渐渗出冷汗。眼见得徐满仓内心激烈交战、自我认知摇摇欲坠,姜凌用眼神示意刘浩然说话。
“徐大爷,我想请您听听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声音。“刘浩然从办公桌下提起一台录音机,按下了播放键。
“是哪个杀千刀的哦,在豆浆里下毒,害得我老婆到现在还天天拉肚子,请了一个星期的病假。我老婆单位是私营小厂子,人事那边说如果再请假,就要辞退她。你说说看,我们家可怎么办?”
“警察同志,我是真怕了。我现在只要一看到豆浆就想吐,我再也不敢在外面吃饭了,有了心理阴影啊。”
“呜呜呜……我这是倒了八辈子霉!喝碗豆浆喝进了ICU,洗胃、打针,折腾掉半条命。这是哪个不要脸的王八蛋害人呐?这个破小区,还好意思叫平安里,平安个屁!我回去就把房子卖了,再也不住这里了。”徐满仓的目光幽深,面色越来越沉郁。
直到录音机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微弱的喘息声,他整个人都呆住。“咳咳咳……我年纪大了,死就死了,我只是舍不得小孙子。他说,他要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我真想看他上台表演啊。”“老刘头!”
“是老刘头的声音。”
“我,我不是…哦,不!我那是…“徐满仓开始语无伦次。他双手抱住头,手指深深插进花白的头发里,用力撕扯着,仿佛要把那些混乱的、痛苦的念头从脑子里揪出来。
“我是为了,为了下猛药,治……治……“他“治”了半天,却怎么也说不出口那个“断根”二字。
他精心构筑的、用以支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