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栀子花
耿立华没有说话,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雷骁与范威没有催促,一个坐着、一个站着,都很有耐心地等待着耿立华开口说话。
姜凌停下记录,将笔放在笔录本旁边,凝神思索着。她知道,雷骁现在询问的,是犯罪动机。
只有弄清楚了耿立华的杀人动机,才能警示众人。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耿立华的确是报复杀人。但是他的报复并不是立刻复仇,而是一种仇恨长久压抑之后,遇到特定环境或特定事物而激发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秦铁山一开始定性为激情杀人,也不为错。妻子赵淑芬的死对耿立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当时他还需要独自抚养女儿耿思敏,生存的责任压制住了复仇的冲动。他把对妻子的愧疚、对医疗系统的怨恨,转化成了对女儿未来的寄托。
他拒绝所有媒人的介绍,不愿意再婚,将一腔热血全都投注在女儿身上。照顾女儿的身体,辅导女儿的课业,并在女儿的脑海中植入了好好读书、考全国最好的医学院、将来做一个好医生的梦想。但是,耿立华内心这份对医疗系统,尤其是护士群体的仇恨并没有消失,而是像慢性毒药一样渐渐浸入了他的身体。一一生活中,耿立华的自行车干净整洁、保养如新;他的房间每个角落都纤尘不染;他和女儿的衣服随换随洗,绝不过夜;他的厨房里所有调料品的摆放都规整无比。
一一工作中,耿立华对工具与环境的清理有着近乎偏执的苛求,他的工位是最整洁的,他的工装服是最干净的,他在操作期间一定会戴手套,修理结束之后一定会把所有的器械、零件都清点一遍,确保无误之后方才离开。他心底的那份仇恨并没有消失,只是不断在发酵、腐烂、发臭。“6月15号,是我妻子的忌日。”
良久,耿立华终于开了口,打破了审讯室里让人窒息的沉默。姜凌脑中闪过搜查组找到的那份死亡通知书,果然如此!耿立华的声音低沉、嘶哑,饱含着压抑的痛苦,还有一份刻入骨髓的眷恋。“时间已经过去九年了,可我还是忘不了那一天。”“原本只是子宫肌瘤,做一个简单的开腹手术就行,怎么就没了命呢?'“我和淑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她性格温柔,做事勤快,很爱笑。每天回到家只要看到她笑眯眯的样子,我就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我不重男轻女,也没有那种非要传宗接代的旧思想。我父母身体不好,去世得早,没人逼着我必须要生个儿子。我和淑芬说了,我只要思敏一个孩子就好,等她做完这个手术,我们一家三口就安安生生过日子。本来一切都很好,可是却遇上了那些不负责任的医护人员!”
“淑芬死了,医院的人跟我说是因为病人身体情况特殊造成的,赔了我一笔钱。我那个时候老实啊,也没有闹,就拿着钱回去了。可是我后来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什么身体情况特殊?那都是医院骗人的!明明就是手术器械消毒不完善、医生护士违规操作导致的严重事故。”“可惜啊,我那个时候脑子昏昏沉沉的,错过了为淑芬讨个公道的时候。事后想起来我就恨,恨医院不作为!恨医生不认真,恨护士不负责。如果医生、护士能够早早发现问题,早一点给淑芬治疗,她就不会死。”“到后来,淑芬全身发冷,一直在我怀里哆嗦。我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她死在我怀里,我就这样呆呆地看着,看着墙上那个挂钟,冰冷冷的指针慢慢重叠,最后停在12点钟位置。”
“我心里的那一股恨意,总在不断烧着,烧得我没办法呼吸,烧得我全身滚烫。我想死,真的,我很想死,我想跟着淑芬一起去,到另外一个世界,说不定能够得到解脱。可是我有思敏,我不能死啊。”“每年到了6月15号这一天,我就睡不着觉。那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我哄思敏睡了觉之后,就骑着单车在外面瞎逛。”耿立华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一天的场景。
风吹过来,雨打过来,可是却吹不灭他心里烧着的邪火,湿不透他眼里火辣辣的感觉。那个时候,耿立华恨不得把自己撕开,让他的心、他的肺、他的胃都露出来透透气。
雷骁适时地插进来一句话:“你有没有撞到一个人了?”耿立华此刻已经陷入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警察问什么,他就老老实实答什么:“有,我骑太快,差点撞到一个人,我没认真看是谁,下了车继续推着车子往前走。走啊走啊,直到眼前突然出现一个白色的身影。”姜凌呼吸一滞。
耿立华的声音还在继续。
“走得近了,我看得更加清楚,那个人穿的是护士服。护士服!一看到那白色的护士服,我觉得刺眼极了,刺眼到我想一把将它撕下来。”听到这里,雷骁、范威、姜凌都已经明白了耿立华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再走近些,我看清楚是个年轻女孩。”
“年轻的护士!最没用的就是这种黄毛丫头。思敏小时候生病打针,运气不好遇到个实习护士,给她扎了几针都没扎到血管,屁用都没有。这样的人,留着就是害人!”
“就是因为有这种没本事、没能力、没责任心的医生、护士,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医疗事故!当时我也不知道想的,弯腰就捡起了地上的石头,抄到她身后,狠狠地砸在她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