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官老爷也真是的,北疆人想要,那就给呗,地还能比命重要?”
“往年天灾的时候,家里吃不上饭,为了活命不还是把地都卖给官老爷了?”
“你们不懂,那些官老爷们手里的地可都是成千上万亩,一下子交出去,不跟要他们命似的?”
“反正跟咱们也没啥关系,给官老爷还是给北疆人种地,都没啥区别。”
“不过我听说,北疆人的地租只有两成呢。”有人忽然说道。
正是锦衣卫安插进凉州城的探子,因为战事紧张,所以也被抓了壮丁,在守城期间自然抓住机会蛊惑这些士兵,宣传北疆的好处。
果真,此话一出,瞬间让周围士兵来了兴趣。
“两成?真的啊!”
“乖乖嘞,咋这么低啊?俺家种的要交五成租子呢!”
“若真只有两成地租的话,给北疆人种地咱们还赚了呢。”
“是嘞,北疆人还怪好嘞。”
士兵们的口风开始转变,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变成隐隐期待给北疆种地。
两成的地租,再加上两成的田税,百姓最终能到手六成的粮食,比起这个时代的标准要高的多。
百姓们获利多了,北疆的利益也没少。
甚至相比于西夏、金国、宋国的国库收入水平,还要多得多!
谁的利益少了?
自然是中间没了田主、士大夫阶级的获利。
将他们的利益,瓜分给了百姓和大都护府。
如此一来,既能调动百姓们的积极性,又能大幅度增加北疆的府库收入。
两全其美。
所以李骁在坚持的推动土地公有化。
而土地公有化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阶级晋升渠道的变化。
普通百姓不允许拥有私田,只能租种大都护府的公田。
自然也就不会再出现地方豪强和士大夫阶层。
想要改变命运,就只有两个渠道。
通过手工业买卖成为商人,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阶级。
一辈子的艰难拼搏,甚至还比不过孙子的一句‘爷爷,我要这个’。
想要实现阶级的跨越,就只能参军,成为军户便可拥有私田,立功越多,田地也就越多。
也只有成为了军户,才能拥有成为官员的资格,社会地位也就越高。
这才是真正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资本。
所以,土地公有化也是在潜意识中驱使百姓们参军,推动北疆战争的车轮不断向前。
……
相比于其他人的兴致高昂,苏仁礼却是一直坐在一旁,情绪低落的样子,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虽然也一样被征召成为了士兵,但他却是有着正儿八经的举人身份。
所以也能得到些许照顾,分到一个比较轻松的后勤活计。
可他的心情依旧糟糕透顶,只因为苏家虽然是小门小户,但也有好几十亩耕地呢。
若是被北疆人抢走了,苏家可就彻底没落了。
“苏兄,咋办啊?”
“那群北疆蛮子是要咱们的命根子啊。”
一个同为举人的士兵凑了过来,哭丧着脸说道。
他家的地更多啊!
“如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苏仁礼唉声叹气说道。
准备找个机会回家和婆娘商量商量,她是北疆人,看能不能找到个北疆亲戚,使些银子把自家耕地给留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