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479章 魔都行,菲冰再会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9章 魔都行,菲冰再会面(2 / 7)

很善于和观众共情。

限于时代,即便很多选题是“命题作文”,他也从不朝天“喊口号”,而是俯下身,尊重人物的感情、个性、变化,把每一个人物都放入到他最真实的处境中去。

这里就要提到最后一次同谢导见面,他在经历丧子之痛后,仍旧握着我的手发出的感慨。

那是奥运会开幕式取得成功之后,老导演带着澎湃的民族感情对我说,在他年轻时,为自己赋予的社会责任是为民族塑像。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要为自己的民族塑造形象。如果20世纪中国电影还没有美好的形象留下来,并且被全世界都能接受的话,那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就没有尽到责任。”

作为80后,我是看到了他给予我们的美好的,并且这些美好永远不会过时。

我的妻子刘伊妃年纪很小,但同我一起看过比她还要大5岁的《牧马人》,并且很喜欢用里面的一句台词和我开玩笑:

“老路(许),你要老婆不要?”

我问她为什么喜欢这句台词,作为电影行业从业者的小刘说:

《牧马人》中许灵均与秀芝的互动没有一个吻戏场面,也没有那么多的甜言蜜语与海誓山盟,有的是纯粹与真诚,却甜得发齁。

但作为一个新婚妻子的小刘也说:谢进导演拍出来的,就是她向往的爱情,纯洁、美好。

我想,这样的电影和台词,一定会在十年后、二十年后一直流传下去,人民群众对于真善美的向往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芙蓉镇》里的秦书田将苦难踩成舞步,这是坚韧之美;

《鸦片战争》里林则徐焚烟的火光、《高山下的环》中视死如归的战士,这是家国大义之美;

《清凉寺钟声》中老和尚收留日苯遗孤的禅房,盛着比佛经更深的慈悲,这是宽厚之美;

《牧马人》中秀芝用泥巴糊墙时哼的小调,牧民们围着篝火传递的酒囊,这是质朴之美。

此类种种,都是谢进导演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长在我们这片厚德载物的华夏土壤上的珍贵遗产。

明天即将前往魔都,最后送别我心目中这位中国电影的大师。

此刻心有戚戚地望向书房窗外,9月的温榆河上泛起秋雾。

恍惚间,似见一老者逆光而立,左手牵着痴笑的阿四,右肩栖着长子谢衍的魂魄。

他冲我举了举并不存在的酒杯,转身踏进苍茫雾霭。

酒冷,路长,炬火永在。

————2008年9月11日,路宽于北平。

路老板出道早期,在网络上同港圈闹过不愉快,而后大多是为电影和企业做一些宣传。

一直到近年问界彻底起势后,除了恋爱后的刘伊妃逼迫,他已经很少在个人社媒上发声了。

很巧的是,最近的两篇,也是造成了极大轰动的两篇,都与谢进有关。

上一次是把猪大粪彻底解决的《讨猪檄文》,这一次是纪念老前辈的真切悼念。

微博发出短短十多分钟,近日因为蹭到老婆刘伊妃流量的账号就收获了近万条评论。

里面有吃瓜的乐子人和小刘粉丝,对他在文中夹带的“私货狗粮”的不满,但更多的是其他导演、演员的支持、声援。

张一谋、田状状、张惠军、李安、贾科长、宁皓、北电官方、上影官方、中影官方等一众行业内人士、机构纷纷转发了这篇文章。

还有此前才对《球状闪电》立项发表评论的周黎明、顾小白等人,大家都为路老板真挚的行文和措辞而感动,为这两位忘年交的情真意切而感动。

当然,他的头号黑粉刘伊妃是第一个读到这篇博文的,然后一直感动到12号中午在下了飞机还在絮叨。

二人取了行李,身后是阿飞和小刘一套新组建的班底,杨思维经过慎重考察挑选的、为老板娘即将再次进组拍戏准备好的精兵强将,这次也跟了来。

刘伊妃挎着男子的胳膊认真道:“路宽,我发现你真变了!”

“变什么了?我又变帅啦?”

小刘微笑看着他:“越来越有人味了,悼念谢导的文章看得我想哭。”

“还有啊,都知道在博文里提到你可爱的老婆了,这个进步太大了。”

洗衣机莞尔:“哦,合着以前我不是人?那你的口味也够怪的。”

刘伊妃想起上次在美国苏畅跟自己提到的“天仙改造”小说,语气娇憨:“以前你很好,就是有点小坏,现在的你更好了,这里面也有我的功劳,你得承认!”

路老板不和她逞口舌之勇:“你嗦了蒜!”

两人边聊边往停车场走,上影厂已经安排了车辆和住处,只是半路就被魔都本地的纸媒、狗仔们包围了——

今天下午谢进在龙华殡仪馆接受社会各界吊唁,他这个治丧委员会副组长理应露面。

加上昨晚的博文里点明了今天会赶赴魔都,本身也没打算瞒着谁。

记者们焉能有不蜂拥而上的道理。

阿飞、米娅挡在两人身侧,路宽和大家点头致意:“各位,很抱歉还要赶去谢导的停灵现场,十分钟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请抓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