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89章
天后庙光线昏暗的偏殿内,警方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勘察及采证工作,空气中弥漫着香火、霉味与血腥味交织的沉闷气息。鉴证科同事的脚步声回荡狭窄空间里,偶尔低声交流。法医科叶医生熟练地戴上橡胶手套,蹲在死者身旁。偏殿外石阶上,祝晴和徐家乐翻开笔录本。发现死者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她紧紧搂着个十多岁的男孩。两个人站在一旁,都不敢往偏殿里看,脸色发白。“阿婆。“祝晴的声音比平时温和了几分,“是你发现尸体的吗?”“是、是我孙子先看到的。"老人又气又心疼,苍老的手轻拍孙子的后脑勺,“都是这个衰仔,让他陪我来上香,不愿意……我在主殿烧香没看住,一转眼他就偷偷溜出去玩了。”
男孩缩了缩脖子。
“幸好他没看清楚,不然今晚要发噩梦。"老人叹了一口气,将孙子往怀里搂了搂,又说道,“警官,你们快点问。我得赶紧带他去找陈神婆收惊,也不知道小孩子有没有看见什么不该看的……”
据男孩回忆,当时他只瞥见尸体的背影。刚要进去看个究竟,就被赶来的奶奶拦住。
奶奶先注意到偏殿地上有一摊血,尖叫起来。很快,他被一位路过的好心人捂住眼睛。
此刻,,男孩正不安地四处张望,寻找那位好心人。“你的意思是,当时除了你们祖孙俩,还有第三个人在场?“徐家乐的笔在笔录纸上顿了一下。
“是我。”
一位短发女人走上前来。
她手里拿着矿泉水,从包里掏出纸巾递给男孩:“刚才去给你买了瓶水。”“Madam,阿sir。“她出示记者证,“我是《香江周报》的记者邓雨燕,正在做香江古庙建筑变迁的专题报道。”
“邓小姐,请详细描述发现尸体的经过。”邓雨燕深吸一口气:“大概是四点五十五分,我从侧廊绕过来想查看偏殿构造。偏殿和主殿完全不同,这里没什么人,特别安静。突然听见阿婆在尖叫,我赶紧过去帮忙。”
“起初看见有人跪着,我还以为是虔诚的香客,但很快发现不对劲。”“哪里异常?”
“太安静了。正常香客通常会有些动作,或者喃喃自语,但是他完全静止。我往前走了几步,才注意到他外套上的血迹。”徐家乐快速记录:“有没有接触过尸体?”“没有,怎么敢碰?我们三个人都站得远远的。”徐家乐瞥向她空荡荡的脖颈:“没带相机吗?”“寺庙禁止照相,之前争取过,但没有用。"邓雨燕说,“所以就不费事带来了。”
这时,殿内传来叶医生的声音。
“男性,五十岁左右,背部利器伤。“他翻开死者衣领检查,“尸斑沉积异常,死亡时间约下午三点。”
“也就是一个多小时之前。"莫振邦盯着这诡异的姿势,“跪姿是死后摆的?“不确定。"叶医生抬起死者手腕,“看这关节的僵直度……可能是死前痉挛保持的姿势。”
“也就是说,可能是在跪拜时被人一一"莫振邦指向死者背部的伤口。“具体情况要等详细尸检后才能进一步确认。"叶医生说。现场勘查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地面脚印完全无法辨认。"一名警员蹲在地上,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触香灰,“这地方显然很久没人打扫了,香灰积了将近半寸后,男女老少各种脚印全都混在一起。”
另一名警员检查死者衣物:“膝盖部位的裤子上也沾满了灰尘,就连这个蒲团、供桌都积了厚厚一层灰,看来很久没人使用过了。”“现在完全没有挣扎痕迹,这是一刀毙命?”豪仔不自觉瞥向这废弃偏殿里的神像,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莫sir。“梁奇凯从尸体旁直起身,手里拿着一个钱包,“死者口袋里找到身份证,叫韦华昇,这里还有一部手提电话。”“还是新款的。"小孙凑过来瞥了眼,“我在旺角的电器行见过,锁在展示柜里都不舍得拿出来展示的…看来死者经济条件不错。”鉴证科同事小心地将那张稚嫩笔迹的纸条封存。“了不起的爸爸……你们说这纸条是死者的,还是过去其他香客落下的?”“看纸张是皱巴巴的,但是不褪色、不泛黄。”“先带回去再说吧。”
小孙熟练地打开手提电话的通讯记录:“最后一通电话是他弟弟打来的,通讯记录显示就在今天下午两点。”
“这手提电话应该买来不久,但是往前翻了将近十天的通讯记录,也没见这个弟弟来电。”
“死者死亡时间是下午三点左右,他弟弟刚好在两点给他打电话,这么巧?”
警员们专注地收集每一处可能的证据,角落里不时传来汇报声。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在完成初步现场勘察工作后,尸体被运往油麻地警署的临时殓房。
这一整套流程,警员们早已烂熟于心,但突如其来的加班,还是让大家手忙脚乱。
回到警署的第一时间,警员们直接冲向餐厅。“笑姐!救救急!”
“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快给我们做点吃的…”“随便什么都行!”
笑姐赶紧拦住正准备下班的后厨伙计。
明叔叹了口气,重新系上围裙,后厨立刻响起熟悉的颠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