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水萝卜
三个人吃过早饭就出发了,往回走的时候还不到十点,也就来回上下山的时间比较长,打核桃劈里啪啦的特别快。
和打松子不一样。
说到松子,现在应该也熟了。
小李村这边松树很多,现在一走一过就都是,地上铺着厚厚一层松针。但是能产松子的松树还真就挺少的,在北山的北山那边。来回得走一天,想弄点可不容易。
而且就算是到地方了,也弄不了太多。
头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松塔重,一个成年人来回顶多背一袋,也就是一百多斤。
翻山越岭地来回一趟,去掉松塔,取出里面的松子,净重也就十斤多一点。有些东西不管是在哪个年代都贵,现在一斤松子在她们这能顶得上好几斤大米的价格。
不过也没有太多人选择那么大老远去弄那么几斤松子。张荷花听了一脸惊讶“咱这边还有松子?”“有,但是不多,就那几棵树。"估计是北边儿哪个山脉的分支吧,"离咱这还远,来回就得一天,再加上打松塔的时间,回家天都得黑了。”张荷花:“那咱仨是有点不够了,还得是老周他们大男人去才行。”黎安安:“不光来回山路长,打松塔也费事呢。那个树可高了,没两三年就能听到谁谁从松树上摔下来了。”
袁小四伸过头来,“人没事儿吧?”
“不至于没命,但是肯定会受伤,十米高呢。”“比刚刚那个核桃树还高!”
黎安安:“肯定的啊。而且核桃树有分叉,你在上头好踩,松树长得都笔直笔直的,在上头都不好踩。”
所以啊,都知道松子能卖钱,但是去采松子的人也不多。万一从树上掉下来,伤筋动骨一百天,那点卖松子的钱还不够买药的呢。黎安安:“不过咱们到时候可以打一点底下够得着的。”这就是弄不回来太多的第二个原因,够不到太上头的,只弄底下的,也能有收获,就是不多。
其实,还有个聪明又笨的方法,就是把树砍倒,直接摘。这就不用说了。
竭泽而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棵松树长到可以长出松果,结出松子,可不止十年。几个人说着话的功夫,就到家了。
把筐里的核桃放在地上,过几天再收拾它们。然后黎安安就去鸡窝摸鸡蛋。
现在家里有两只鸡都下蛋了。
每天她最期待的事儿就是去鸡窝摸鸡蛋,看到稻草窝上静悄悄地躺着一个浅黄色的鸡蛋的时候,那种开心无以言表。一天的好心情从摸鸡蛋开始!
不过家里的鸡不是那种一天一个蛋的勤奋打卡鸡,人家两三天才下一次。黎安安之前想的养了鸡就有源源不断的鸡蛋吃,显然是想早了,也或者是鸡养少了。
不过黎安安倒不打算再去买鸡养了,等来年春天母鸡抱窝,到时候就又有小鸡了。
鸡蛋攒够了,晚上做鸡蛋羹吃。
中午吃过饭,黎安安搂着小石头睡了个午觉。刚睡醒,两个人都还有点懒懒的。
转移到沙发上,小石头还懵懵的,打着哈欠,黎安安百无聊赖地拿来一张报纸看。
家里就报纸多,严肃的有意思的都有,黎安安时不时就喜欢翻翻看。上面经常有一些外交消息,外国的谁谁来了,华国的谁谁接见了,再不就是一些体育赛事,谁谁刷新了某个记录。
偶尔还会刊登某些大队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一队上报,全省光荣。挺有时代特色的。
“你看,报纸上说,有个一岁多的宝宝都已经能自己吃饭了,而且他都不掉饭粒,吃得特别干净。小石头想不想和他学啊?想是吧,好,那晚上吃饭咱们试一试啊。”
谁家好孩子一岁多了还不自己吃饭?必须得开始锻炼了。黎安安在这和小石头胡言乱语,金婶子领着向东过来了。小石头立刻就不懵了,两个孩子像吸铁石似的就凑到一起去了。黎安安给金婶子倒了杯水,然后走到门口,冲着园子里喊,“大娘,金婶子来了一一”
“来了一一”
陈大娘进屋的时候还带了一把水萝卜。
黎安安接过来,“给我吧,你去洗洗手。”把上面的叶子掰断,撒鸡圈里。
一般鸡能吃的东西人就能吃一一
好像说反了,不过,就是那个意思吧。
这个萝卜缨子,人也能吃,加点肉沫儿一炒,味道还不错。不过今天不想做,还是水萝卜好吃。
全身红通通的水萝卜长得就像是变了颜色的胡萝卜,不过味道可比胡萝卜好多了。
超级好吃,超级水灵,去掉外面那层红皮,里面白白嫩嫩的,近乎透明,看着就水汪汪的。
如果不去皮吃,外面那层红皮特别辣,就算是黎安安,吃上这么一根,都得被辣得纰牙咧嘴的。
但要是把外面这层红皮剥掉,只吃里面的瓤儿,就算是小孩子也可以吃了。甜滋滋的,脆嫩无渣,汁水饱满,吃起来像水果,但是比水果还得黎安安心意!
一口咬下去,“咔嚓”一声,汁水迸溅,九分甜中带着一分辣,像秋风中掠过的一抹凉意,醒神又通透。
而且这东西就得生吃,生吃才能吃到它的水灵明媚,做熟了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