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工人习惯了粗放式的生产,对于精细化、标准化的要求很不适应,废品率一度居高不下。
一些技术人员对于全新的电子知识体系感到吃力,学习进度缓慢。
甚至有悲观的声音开始悄悄议论:“咱们这搞农机的底子,真能行吗?别到时候把苏总的钱都打了水漂……”
这些情况,都通过周云的每日报告,及时反馈到了苏九那里。
苏九看着报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
他早有预料。
一个旧体系的惯性是极其强大的,想要彻底扭转,非一日之功。
但他并不担心。
他看中的,正是李爱国那股子韧劲,以及那批老工人身上沉淀下来的服从性和纪律性。
只要引导得当,加以时日,这支队伍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告诉周云,”苏九拿起电话,拨通了周云办公室的号码,语气依旧沉稳,“第一,耐心,耐心,还是耐心。允许犯错,但要及时总结,避免重复犯错。”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学习进步快、操作规范、成品率高的班组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要让大家看到希望,尝到甜头。”
“第三,树立典型。把李厂长这种带头学习的精神,把那些进步快的年轻技术员,都宣传起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顿了顿,苏九补充道:“还有,转告李厂长,步子可以慢一点,但必须稳。质量是生命线,这个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破。我给他的时间是充足的,但我要的结果,必须是合格的。”
放下电话,苏九望向窗外。
青山镇的天空,一如既往的蓝。
但在他眼中,这片平静之下,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红星厂的“软件”升级,这场硬仗,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攻坚阶段。
而他自己,也该为九天科技的下一步棋,开始布局了。
研发机构的框架搭建,核心人才的进一步招揽,以及……如何在这个“草莽时代”,更快地竖起自己的旗帜,吸引那些未来的“潜龙”?
……
时间,如同青山镇外缓缓流淌的溪水,无声无息,却又坚定地向前。
转眼间,一个月的光阴便悄然滑过。
这一个月里,红星农机厂经历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苏九的指导方针,如同精准的指令,被周云和李爱国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
耐心、激励、典型引路,三管齐下,渐渐驱散了笼罩在老厂上空的迷茫和疑虑。
学习的氛围日渐浓厚,操作台前的争论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低声的请教和专注的眼神。
废品率虽然依旧存在,但已经从最初令人咋舌的高度,稳步下降到了一个可控的范围。
李爱国更是以身作则,捧着电子基础的书籍,常常在办公室研究到深夜,他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动员。
终于,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中,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到来了。
当第一批贴着“九天科技”标签的U盘和MP3产品,在经过周云团队制定的严格质检程序后,缓缓走下崭新的生产线时,苏九正站在车间的一角,身边是周云和神情中难掩激动的李爱国。
此刻的红星农机厂,厂区规模确实比一个月前扩大了足足两倍。
新建的厂房宽敞明亮,几条崭新的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发出轻微而持续的嗡鸣。
然而,正如规划中的那样,厂房内仍有大半的区域显得空旷,预留着未来更大规模扩张的空间,无声地昭示着苏九更大的野心。
苏九拿起一个刚刚下线的银灰色U盘,入手微凉,外壳打磨光滑,接口处也处理得相当干净。
他又拿起一个造型简洁的MP3,仔细查看了按键的缝隙和屏幕的贴合度。
周云在一旁低声汇报着各项关键的测试数据,良品率已经达到了初步设定的目标。
“嗯。”苏九点了点头,没有过多的表情,但眼神中的满意却显而易见,“合格。”
仅仅两个字,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李爱国紧绷了一个月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这一个月,他承受的压力最大,既要安抚人心,又要带头攻关,鬓角又添了几缕银丝。
但此刻,所有的辛苦仿佛都化作了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