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来的是魏太傅所派遣的禁军?可能确认?”“我已看过他们的信物,确是禁军无疑。”范宁边走边兴奋得直搓手,“定是太傅收到信,遣人相助于我来了!”相较于他,陈显显得忐忑不安,“太守,要不然咱们还是算了吧,若你与魏太傅密谋之事被陛下知晓,定会吃不了兜着走…”“胡闹!人都到了,如何还能反悔?再说了,便是陛下知道了又怎样?“范宁低声呵斥着,伸手向门推去,“纵使他是真龙,来了我们竟陵也得盘……陛、陛下?!”
厅中主位坐着的青年,着玄衣繻裳,头戴通天冠,他神情肃穆冷然,眉眼间虽带有倦色,周身气势却磅礴。随着范宁推门而入,身侧数十名披甲亲卫一起侧目向他看来,威压之下,范宁不自觉膝盖一软,跪倒在地。不明就里的陈显忙跟着跪下。
“范卿识得朕?”
裴玄低沉沙哑的声音传来,范宁只觉脑内一片恍惚,嘴唇不由自主地开阖,“虽不曾见过陛下,但身着皇帝常服,又如此威压凛然之人,必是天子无疑。”“是么?“裴玄笑了一下,“不是朕,说不定是魏太傅呢?”此话一出,范宁心底里藏着的最后一丝侥幸也消散了,但他能从北境南渡而来,又在竞陵这等前线重镇支撑许久,自然是有几分本事的,重压之下,反倒强行冷静下来,竟昂首看向裴玄,“陛下既然亲自来此,想必是知晓了我写给太傅那封信中的内容。臣自己做下的事,没有什么可辩驳的,只请陛下当面听我一言。”
裴玄默然无言,冷冷看着他表演。
“陛下去过北境么?亲眼见过北羯人么?知道北羯人是如何残杀汉人的么?臣出身阳都范氏,自阳都至江左,迢迢上千里,这一切,臣都见得多了!”“北羯势盛,而大锦势弱,原该韬光养晦、安抚民生,陛下却穷兵颗武,大肆北伐,以至于褚珩章战死,十万将士被围困襄阳城--这究竞是谁人之过?究其根本,到底陛下生于建康长于建康,若非有我一事,恐怕陛下自出生起,就没出过建康宫的宫门吧?”
范宁越说越起劲,顶着亲卫们几乎能吃人的目光慷慨激昂地道:“如今陛下奔袭至此,看似英武果敢,实则也不过是害怕战败后将受千夫所指,所以才来逼着臣去送死罢了!可是陛下,局势败坏至此,乃是朝廷经年积弱所致,又岂是我竞陵区区五千军士能挽救的?臣不愿麾下将士们平白送了性命,哪怕因此在陛下面前背上悖逆的罪名,臣也无悔!”
“说完了?"裴玄淡淡道。
大约是没想到他的反应如此平淡,范宁怔了怔,撇过头梗着脖子不说话。“你方才问,朕有没有去过北境,有没有见过北羯人杀人……朕虽出生江左,不曾踏足北境,但北羯人确是见过的,不仅见过,死在朕手中的北羯人都不知凡几。“对上范宁微微诧异的眼神,裴玄漠然依旧,“朕曾借′裴七郎'的身份,指挥京口战事,那北羯大皇子石安国,便是败在了朕的手中。”“正是因为同北羯人交过手,知道他们的斤两,朕才下密旨令你率军奇袭,朕并不认为这是平白送死,相反的,朕觉得此招有胜算,而且胜算不小。至于你口口声声说的不愿麾下将士送命……“裴玄抬眸,冷睨着他,“范宁,你究竞是不愿将士们送命,还是不愿自己送命?”
“你若真心爱护将士,好,只要你自刎于此,朕立即离开竞陵,调令别郡兵马,绝不叫竞陵守军受损!"说着,裴玄侧头看了眼姚子昂,姚子昂当即抽出腰间短刀掷于范宁面前。
“范太守,请赴死吧。”
范宁已然抖如筛糠。
那柄被丢在自己面前的短刀,刀身泛着银色的光泽,微微晃动着,仿佛在嘲笑着自己的软弱。
他的手颤抖着拿起短刀,在自己颈间比了比,终是不忍下手,又抬眼望向裴玄-一数十个亲卫护在他身侧,一齐瞪着自己。“当哪”一声,短刀掉回地上,范宁哭号着叩首不止,“求陛下饶命!臣愿将功折罪,率军去偷袭石观棠!求陛下饶我一命!”听了全程的陈显早就回过神来,看着范宁的眼里是浓浓的失望。他从北境流亡至竟陵时,已经奄奄一息,是范宁从死人堆里把他挖了出来,给了吃穿,见他颇有天赋,还让他参军,此后一路提拔,到了如今守将的位置。
他曾发誓要奋勇杀敌,既是报效家国,也是向范宁报恩,可看着此刻范宁萎靡在地,痛哭流涕的样子,他哪里还有什么不懂的?什么“不愿麾下将士们平白送了性命"的,都不过是托词,究其根本,是他范宁怕了北羯人,不敢上阵杀敌,他贪生怕死而已。裴玄的目光移到他身上,“陈显。”
听到陛下竞然叫自己的名字,陈显惶恐不已,忙拱手以对。“你是竞陵守将,你以为竞陵守军战力如何,可堪与北羯一战?”“禀陛下。"陈显勉强压下如鼓的心心跳,镇定道:“竞陵郡虽久未大战,但身处前线,时常遭遇小股北羯军,将士们都是能战的。且军中同袍大多是流民出身,无不盼望收复故土,自平北将军重夺襄阳的消息传来,人人欢欣鼓舞,都渴望参与北伐,建立功勋!”
“朕想亲自领兵,奇袭襄阳城下石观棠所部,可能成吗?”“能为陛下驱策,臣等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