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女钳工[六零]> 她是坦克式推土机(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她是坦克式推土机(二更)(1 / 2)

第120章她是坦克式推土机(二更)

林巧枝看着裂解炉。

觉得总得干点什么。

难不成傻等着?她最怕的就是人精开会,弯弯绕绕、绕绕弯弯,堪称九曲十八弯,一件事来来回回讨论,真的是参与一次烦恼一次,慢慢地,她就学会了强行接管会议节奏。

接管不过来的,说明她重要性不大,那她一般选择不参加。就是知道,所以晓得肯定一时半会儿等不到结果。林巧枝把目光投向卢当山。

人都来了,这么大一只肥羊式资源,不抓来干点什么,不嬉两下,实在是浪费了。

那怎么利用呢?

接下来,她又要从哪个口子开始突破呢?

她只是找出了美方逻辑的破绽,先把扣过来的锅给捅破了,但具体故障原因,也没有什么头绪。

卢当山被看得毛毛的,于是主动开口:“林工?“又想到她这么敏锐,于是,“要不咱们交流一下细致点的信息?”林巧枝目光落在他带来的那堆资料里,也是点头:“我记得高主任提过,说是有一个什么应力分布模型?”

“确实是有。”

两人就这么深入细节的交流起来。

卢当山就有点明白林巧枝为什么能解决这么多问题了,真的就是一点就通,一说就明白,就好像这设备是她造的一样?嗯??林巧枝感觉卢当山也讲得很清楚。

好像本质上他们是一种人,技术上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只有真的下过功夫的人,才能讲得如此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卢工你基础很扎实啊,在一线干过?"林巧枝把一份已经排除问题的排查记录拿到旁边。

“也不算吧。"卢当山叹了口气,解释,“我们东渡去学习的这批人,都有这个水平,那时候每天都要练习的项目就是百次练兵、百次事故模拟演习处理。当时有一个要求就是,不看操作手册,能够在第一时间辨认出所有的管线和装置的名字、作用、走向。"*

这样的基本功,肯定是好事。

但是如果是特意出国去培训,又显得好像没有那么划得来了。每天都是练习这些,其实接触不到核心的技术。林巧枝也觉得有点遗憾:“有没有办法自学一点?”“不提那些。”

卢当山摇摇头,闭口不提的样子,他是担心年轻人胆子大没分寸,要是说了点不正确的话就不好了,当初他们去日本,连宾馆里的电视机都不能开,容易被批思想不正确,哪里还能有什么办法。只是出去一趟,冲击是真的大,电视机、相扑、满街的小汽车、霓虹灯,同样生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真的差距太大了。

林巧枝也不在意,顺着他的意思就换了个话题,做了个总结:“所以现在总体的排查,大体上的方向,可以用高屋建瓴来概括?”读数据、读仪表,走操作流程,从技术思路上排查,就好像打仗的时候站在高岭,俯瞰下面所有的沟壑和兵力,调度全场。只有美方、日方可以做到,一个提供技术包,一个负责项目总包制造。连法国的炉管公司也不行,技术层次达不到这个高度。“也可以这么总结。”卢当山点头。

这种排查其实是最有逻辑的,也相当考验技术理解程度,如果让林巧枝去修全丘陵地形拖拉机,假设遇到没法简单看出原因的故障,她也不会选择东一国子西一榔头瞎搞,而是从技术逻辑上一点点梳理排查。但有一个问题:中方跟不上。

对整套技术的理解,他们是远远追不上另外三方的,使用这套逻辑和办法,就相当于追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

这是相当被动,相当不利的!

如果察觉不到问题,基本就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这很好理解,家里马桶堵了,自己处理不了,请维修师傅来家里,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被牵着鼻子走了。师傅当然不会直接恶声恶气抢劫,而是和颜悦色地编一套你听不懂的话术,说这个里面如何如何,维修要三百、五百、八百的。一般只要最后这个出价在承受范围之内,没有到实在忍不了的地步,被牵走也就算了,谁让自己修不了。

肯定也是有真诚的师傅,但谁不想多赚点钱呢?人性如此。如今这块蛋糕已经被吃了九成了,谁愿意把吃到嘴里的蛋糕吐出来?“我对化学、化工的理解还是太浅了,在这套方案里能起到的作用怕是有限。"林巧枝稍顿,再开口道:“我还是抓住裂痕、温度、急冷油黏度这条线,试试能不能另辟蹊径,以点破面。”

林巧枝这意思就很直接了。

也算是半表态了:这样搞我不看好。

她讨厌丧失主权的感觉。

如果是必须要扛的责任那就算了,她来支援的话,就没必要去掺和了,没必要也被牵着走。

除了真的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其余人都听出来了,卢当山眼睛都瞪大了。

你还想单枪匹马自己搞?

几乎在心里吼了,这可是30万吨的大设备,所有化工工业里复杂程度和难度属于最顶尖一批的乙烯生产设备!

他们之所以没有吼出来,也是心里没法笃定,林巧枝真的不行。尤其是心里清楚,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不仅自己不行,这厂里有一个算一个,都不行,要不还搞现在这阵仗做什么?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