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同项目遇到的压力也是千差地别的。像是许昌华,他算是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虽然有点安全隐患,只要能用陆八一那样的好手稳住,他也是勉强能扛住的,最后等到了好结果,还能评一句“识人善用”。
但是首都这个压力就完全不一样了,四三方案是毛主席圈阅同意,还是周总理亲自批准引进的,不仅身处首都地界,还花费了国家那么庞大一笔美元外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出差错的余地,压力多大可想而知了。林山雁细看着眼前的林巧枝,感觉比自己女儿都要年龄小。她能坐到这个位置,自然是一路风雨走出来的老革命了,到如今这会儿,女儿都已经参加工作了、结婚生子了,算起来还真是林巧枝年龄更轻一些。但林山雁肯定是不会把表情显露在脸上的,她客气又不失热情地把人引着坐下来。
主要是想听听看林巧枝的想法。
这样一辆威名赫赫的大型坦克式推土机,不知道遇到化学工业还能不能适应地形。
会议室里,参会的其他技术人员,多少也有些这样的念头,就好像买了一张彩票,既希望它能中五百万大奖,理智又觉得这不太可能,告诉自己不要抱太大期望。
林巧枝也是早有准备。
三星虽然她也不能保证效果,只是能试一试,但是也不是空口白话的胡乱试。
这么贵重的设备,要是换成她自己,别说“亿"了,几百块买的家当,她都不一定放心让别人瞎动。她都想好了,分到的房子她也是要自己来倒饬的,按照她在梦里看到的清新舒服又干净的样子来布置。林巧枝也不想做那些场面活,简单客套两句,借着林山雁对技术的一个问题,顺手拿了根粉笔,几笔勾勒,裂解炉的大致结构就出现在众人眼前。“化工方面的内容我不熟悉,就不献丑了,我准备从机械的角度出发,从设备的结构、材料、应力、失效模式,做一套排查检修”“裂缝是已知的唯一突破口,先从已经断裂的裂口,判断裂纹起源、扩展方向、断口形貌,是脆性?韧性?疲劳?蠕变?又或者是材料存在原始”“至于造成裂痕的根本原因,最常见的材料问题、制造问题、运行载荷问题这些,排查可以依次从…”
林巧枝用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陈述了一下她给这个十几亿美元引进的宝贝疙瘩,设计的一套在她体系内的坦克式暴力排查方案。其实框架上的东西,还是简明好懂的。
但陈述这套方案,林巧枝也是夹带了不少个人想法的。因为梦境有很多时候,都可以起反推作用,就显得这框架里的细节,听起来有点玄妙了。
就好像……先准备五金工具、再准备橡胶轮胎,紧接着¥#&%拼¥#&%焊¥#&装链条,然后自行车就做好了?
林山雁等人感觉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脑子似乎都出现了不稳定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