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碎金,还真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这时,又听有人在楼上高声唱念,细细听去,约莫都是一些赞扬神明的吉祥话。等到上面的礼官唱念完毕,大家就将双手交叉贴在自己头顶行敬神礼。礼毕,礼官让大家落座,这就算正式开饭了。
每个人的桌子上出了有那个装着金箔清水的小碗,另有十二浅碟、十二扩口碗。这些碗碟比起正常碗碟可以说是小的可怜,不知道的人一定会以为这是茶盏茶碟。
不过等到上了膳食,桑桑就明白为何这些器具如此小了——十二个碗中盛十二种主食,光米就有五种,十二个碟子中则是六种菜和六种肉。
至于那装着金箔的清水——那叫福水,需在每种食物上都加一点才能达到赐福的效果。
得知不能剩饭,桑桑看着这些饭食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看来回去少不得再唤戚大夫来给她诊脉了。
朝食吃完,大家还不能立刻离开——梧桐楼前面有个小小的凤鸣广场,这一天巳时的时候,阳光会反射梧桐金顶的光芒到这广场之上,此乃圣光;而大家需在广场上沐浴一刻钟的圣光,早晨的典礼才算完成。
这一日万里无云,日头很好,但对桑桑就算不得好了,勉强忍到典礼结束已是出了满头的汗。
她原想跟前面的六公主说两句话的,可眼前一阵一阵的冒金星,不得已之下,只能让宫女扶她回朝露轩了。
桑桑回到朝露轩不多时就将吃的东西吐了个干净,柳条柳叶她们急的不行。多亏红鲤带来的那个宫女穗兰,因着她在太后宫中做活,在膳房那里有些脸面,桑桑这才能喝上一碗粳米粥。
桑桑吃过东西,净了面,精神也恢复了一些,让柳条给她泡了壶自己带来的安神茶就说自己要歇一会儿。
柳条她们都知道桑桑下午还要参礼,故而十分知趣的不再打扰了。
等她们离开以后,桑桑从袖子里摩挲半晌摸出一个小蜡球。
这蜡球是之前在梧桐楼时,那接引宫女绊了一跤的时候塞个她的,桑桑知道她这是不想让周围人看到,眼疾手快之下就塞到了衣袖里。如今四下无人,她便将蜡球轻轻捏开,蜡球一分为二,露出了一个团得很紧的小纸球。
桑桑小心的将那纸团展开,上面只有三行小字,但笔迹却是桑程的,倒把她吓了一跳。
这三行字写了三件事,一件是太后有可能把她赐给萧郡王,第二件是家里托了三王子救她,第三家则是要她配合三王子赶紧出宫。
桑桑看罢,心中真是又乐又气,乐的是桑程他倒是什么都敢做,居然把三王子也搬来了;气的是万一这些事情被别人发现,三王子不会如何,他们桑家怕是要倒大霉。
不过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只能是如此行事了。
桑桑原想小憩一会儿,可有了这事她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趴在枕间心思烦乱,一壶安神茶下肚也毫无用处,反而因为这安神茶中有益气的药材,身体比刚才舒服了许多。
因为怕她受风,屋子四处的窗户都关着,桑桑觉得气闷,索性走出屋门来到院中呼吸新鲜空气。
在外面值守的是柳叶,见她出来,忙上前道:“姑娘怎么出来了?身体可是好些了?”
“只是早晨太阳有些毒,已经没事了,这里就你吗?穗兰姐姐呢?”桑桑一边说一边将披帛往上拽了拽。
柳叶道:“穗兰姐姐说怕您一会儿饿,去膳房了,您还是回屋去吧,好歹能养养气色。”
她一说这话,桑桑就知道自己的脸估计现在白的跟鬼一样,只得无奈叹口气道:“我素来就是这样,其实无碍的。”
她们这边正说着话,忽听院门外有人高唱道“六公主、七公主到——”,柳叶和桑桑乍闻这一声喊,都被吓得一激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