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初宜可不管沈秀儿有多震惊,领着三个娃直奔车行,租了辆驴车,舒舒服服坐着回家了。
挣钱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她要享受,才不靠腿生走回去。
沈初宜租的是带车厢的驴车,内部有些狭窄,四人挤坐在里面,膝盖都能碰在一起。
但即便这样,子琛三人都异常惊喜,撩开车帘忍不住探头往外看。
沈初宜也新奇,之前坐的都是板车,载的人多,跑的也慢。
这次车跑的快,也更颠,古代也没有减震,越是出了城,越觉得屁股颠的生疼。
好在路不算远,小半个时辰就到了碧水村。
驴车太招摇,在村口沈初宜四人就下了车,给了100文车费。
看的子琛一阵肉疼。
“大姐,以后咱们还是走着回来吧,这车太贵了。”
沈初宜背起地上的背篓,看了眼子琛皱在一起的小脸。
“那你说阿姐挣钱是为了什么?”
“为了能吃上饭,穿好衣服。”
“这两样都满足了之后呢?”
“唔...为了...”
子琛答不上来,抬头望向沈初宜。
“当然是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啊,生活不只是吃和穿,就拿房子来说,我们在村子里感觉都差不多,但你看城里就不一样了。”
“有的人家一家十多口挤在三间宅子里,有的人家宅子占了半条巷子,里面奴仆都数不清有多少。”
“这就是挣钱的意义啊,有了钱就有了选择,之前没有钱只能走路,不是不租车,而是租不起车,现在有了钱,就可以选择租车了呀。”
“你心疼那100文,但100文节省了时间和体力,我们可以拿节省下来的时间去赚更多的钱,而不是浪费在走路上,比起把重心放在节流上,不如多想想如何开源。”
子琛似懂非懂,“就像大姐送我去学堂一样。”
沈初宜被逗得大笑,“那叫投资!”
子琛被这个词弄得摸不着头脑,跟着傻笑起来。
大姐说什么都好,反正能去学堂他心里开心。
四人说说笑笑回了家。
放下背篓,沈初宜收拾着今日买回来的东西。
有打包的剩菜,晚上不用做饭。
饭后沈初宜包了斤花肉和几块点心,去了春芬嫂子家。
发豆芽需要竹筛,家里有一个竹筛,自家吃的话够用,但供酒楼一个竹筛不够用。
春芬嫂子正好会编这些东西。
看见沈初宜拎着东西,春芬嫂子嘴上念叨。
“你这丫头来就来,还拎什么东西。”
沈初宜进屋前在门口跺了两下脚,将脚上粘的泥跺干净才进了屋。
桌上还摆着剩菜,刚吃完还没来得及收拾。
大牛和弟弟们见沈初宜来,叽叽喳喳的将沈初宜围住,“姐姐好,姐姐你拎的什么东西呀?”
半大小子气死娘,春芬嫂子火爆的拿抹布挥赶,“一边子去,不拿东西出来给客人吃,还惦记客人拎的东西。”
大牛一边躲一边吐着舌头。
沈初宜被逗得直乐,这个年纪的男娃就应该这么皮,自家的三个娃就是过分懂事了。
笑着将点心放在桌上,“姐姐今日进城买了些点心,你们分着吃。”
油纸包打开,里面的几枚点心喷香酥脆,上面的红印一看就是有名的点心坊。
“你拿回去吃,这东西怪贵...”
话还没说完,点心就少了三块,气的春芬嫂子大骂。
大牛三人拿了点心就疯跑出去,正好屋里安静下来,适合说话。
沈初宜笑着拿了一块点心,递给春芬嫂子。
“嫂子,我这次来是有事请你帮忙。”
春芬嫂子接过点心,小口抿着,“有啥事你说就行。”
“我想请你编几个竹筛,
春芬嫂子只当是什么事,编竹筛她拿手,一口答应下来,让沈初宜过几日来拿。
但工期不等人,过几日就得给酒楼供货,春芬嫂子将家里现成的两个竹筛先拿给沈初宜。
“你先拿着这俩用着,嫂子紧着编。”
沈初宜赶忙接过,她是真的急用。
商量完这个事,沈初宜也不多待,还有下一家要去。
从春芬嫂子家出来,又去了胡老汉家,今日在城里定了几口腌酸菜的大缸,托胡老汉明日去城里拉回来。
忙完这一圈回到家,沈初宜只感觉身上异常疲惫,从早晨起来到现在都没歇息过。
强撑着困意将豆芽发上,完后一头栽进被窝里睡了。
翌日上午。
睡梦中沈初宜迷迷糊糊觉得天光大亮。
“几时了?”
初晴偷笑,“大姐,已经卯时末了”
什么!
沈初宜一骨碌爬起来,顺着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