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他们就会当着太子的面一通指责,这样谁受得了?
当时太子李承乾还有足疾,身后有一个身体健康又备受二凤宠爱的李泰作为威胁,太子李承乾的荒唐已经可以预料。
更别说,在此期间,次子李泰的很多规格都超过了太子李承乾。
这么多高压之下,太子李承乾会谋反主播真的是一点都不意外!】②
大秦
“宠爱次子,选的大臣不顾太子颜面,太子会谋反真的不意外。”始皇嬴政清楚,这是唐太宗没有把握好身为父亲的度。
太子就是太子!
哪怕别的儿子再受宠都不能越过太子!
“陛下说的是。”
始皇嬴政自己清楚,哪怕他如今没有立太子,公子扶苏也与旁人不同,这份不同,现在虽然还不足以让他就立扶苏为太子,但相比较其他没什么存在感的儿子,扶苏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只不过扶苏的性子被教的太过刻板和儒雅,大秦如今需要的是手段强硬的君王,才能镇住蠢蠢欲动的各国,如果扶苏的性子不能改过来,那么他也许就要换个继承人培养了!
【唐太宗李二凤:太子足疾可有解?】
赵清清眼神闪了闪,据她所知,太子李承乾的足疾,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李家遗传病的并发症,这个能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加强锻炼,合理安排时间,有病及时就医,多培养医疗人才。】
李二凤看着天幕给出的回答,并不怎么满意,天幕这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过求人不如求己,就如天幕所说,还是要自己强大起来才行。
“圣人,太子如今才十岁,咱们还有时间。”观音婢安慰着神色凝重的丈夫。
“我知道。”
“我只是怕太子……”李家的病史,李二凤心里怎么可能不知道。
“放心。”
【说了太子李承乾,咱们来说说太子李治。
因为嫡长兄李承乾谋反出局,本来二凤是打算立次子李泰为太子的,但奈何李泰聪明反被聪明误,跟二凤说愿“杀子传弟”。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说是说,如果自己能登基,他就杀了自己的儿子,以后传位于弟弟李治。
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二凤满意,所以就导致了魏王李泰继太子李承乾后也出局了。
然后咱们的唐高宗李治,他来了波骚操作,他对着自己的父皇说,如果太子是兄弟自相残杀才能上,那他就直接自刎。
得了,这个仁孝的表现,让二凤眼前一亮。
就你了!
太子李治。
继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出局后,太子李治上位了。
当然了,太子李治的才能同样毋庸置疑。
相比较唐高宗李治时期,也许大家最为深刻的是他的皇后,也就是后来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但主播要说的是,别被误导了,唐高宗李治的才能同样不小,他在位时期,被后世称之为“永徽之治”。
哪怕有同样出色的皇后,唐高宗李治的表现也不差。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不仅灭了西突厥、百济,更是将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没能拿下的高句丽同样给打穿了。
使得大唐的版图增加到了最大!
东起朝鲜半岛,西边扩充至咸海一带,北边将贝加尔湖一起囊括在内,南边更是到了越南的中部地区。
唐高宗李治,于贞观二十三年继位,继位后的唐高宗李治,从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等顾命大臣手里拿回来大权,从备受钳制的皇帝,逐渐成长为一个大权在握的合格君王。
后期唐高宗李治因为身子不好,手中的大权也逐渐向皇后武媚娘手中倾斜,那个时期,甚至出现了二圣掌权的局面。
当然了,因为唐高宗李治废原配王皇后,改立武媚娘为后的事情,其中牵连甚广,以至于唐太宗李二凤留给儿子的顾命大臣,基本都被唐高宗李治给剪除了个干净!
这个咱们以后再说。】③
大唐
长孙无忌在心里哀嚎:别啊,他想听啊!
顾命大臣里面可有他诶!
他想听听自己是个什么下场!
天幕怎么说一半留一半的,真急死人了。
“这么看来,李治也还不错?”李二凤听着天幕的解说,心里的天平又动摇了一下。
但他转头看着面色稚嫩却一脸严肃的嫡长子,心里的天平又坚定了下来。
他已经有太子了。
既然他能用几年时间,就把小儿子给教成那般,没道理他教不会太子!
太子只会更加聪慧,而大唐也会越来越好!
“圣人!”观音婢面带严肃的喊了声。
“朕知道朕知道。”
“朕就是那么随口说一句。”
“圣人可不要忘了青雀的前车之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