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有明珠,即鲸鱼目瞳,鲸死而目皆无精,夜可以鉴,谓之夜光。”唐代卢照邻《五悲》:“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飞夜光而弹伏翼。”清代黄鷟来《赠陈省斋》诗之五:“鱼目混夜光,流俗难与伍。”
5。冠名。明代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九星、灵芝、夜光,上元夫人冠也。”
第十二句:危楼响夜涛12341(唐代张乔《甘露寺僧房》)
第十三句:风檐响夜筝12341《稼穑》(宋朝汪宗臣)
风檐的内涵:
1。指风中的屋檐。唐代李商隐《二月二日》诗:“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簷雨夜声。”宋代周密《齐东野语曝日》:“赵胜负喧风檐,候樵牧之归。”宋代文天祥《正气歌》:“风簷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2。指科举时代的考试场所。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拟题》:“即以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簷结构难易迥殊。”清代赵翼《重赴鹿鸣宴》诗:“风簷弋获原非易,多少文心耗短檠。”
第十四句:欢如此夜中12341《留卢秦卿》(唐代司空曙),题注:一作郎士元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五句:风泉夜响交12431(宋朝释文珦《野性》)
第十六句:开门夜雪深12431《次韵无斁雪后二首其一》(宋朝陈师道)
开门的内涵:
1。敞开门户。表示欢迎。汉代王褒《九怀尊嘉》:“河伯兮开门,迎余兮欢欣。”《北齐书神武帝纪上》:“魏普泰元年二月,神武自军次信都,高乾、封隆之开门以待,遂据冀州。”清代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盗贼亦穷民耳,开门延入,商量分惠,有甚么便拿甚么去;若一无所有,便王献之青氊,亦可携取质百钱救急也。”
2。犹公开。《后汉书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周广、谢惲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南史蔡兴宗传》:“上谓兴宗曰:‘卿详练清浊,今以选事相付,便可开门当之,无所让也。’”
3。指开设讲席。《后汉书樊準传》:“一人开门,徒众百数。”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读后汉书札记樊宏阴识传》:“开门,谓受纳弟子耳。”一说为创立一家之说。《后汉书樊準传》李贤注:“开门,谓开一家之説。”《后汉书儒林传论》:“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
4。指开始营业。茅盾《当铺前》二:“那是几层的人,有涨红的脸,也有灰白喘气的脸,都在嘈嘈地嚷骂,恨那当铺不肯早点开门。”茅盾《送考》:“陈太太和儿子赶到西门和平路新华银行门前时,这马路上一带的店铺都没开门。”
5。指成家立户。《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长生得宝》:“弟兄俩处不拢,就各开门,另支锅了。”
第十七句:舟行夜已深12431《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二十八》(唐代钱珝)
第十八句:朱桥夜掩津12431(唐代卢纶《送陕府王司法》)
第十九句:惊雷夜转多12431《春日杂咏二首其二》(元代吴师道)
惊雷的内涵:
亦作“惊靁”。
1。使人震惊的雷声。汉代刘向《九叹远游》:“凌惊靁以軼骇电兮,缀鬼谷於北辰。”汉代张衡《思玄赋》:“凌惊雷之砊礚兮,弄狂电之淫裔。”宋代范成大《题画卷》诗之四:“暑云泼墨送惊雷,坐见前山骤雨来。”明代皇甫冲《维摩寺雨坐》诗:“冥雨从东来,惊雷自西往。”清代俞樾《茶香室三钞九疑山洞仙翁》:“每语倦,援瑟鼓之,如惊雷怒涛之声。”
2。比喻使人震惊的大事变。鲁迅《集外集拾遗<无题>诗》:“心事浩茫连广宇,於无声处听惊雷。”冰心《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但是这道电光后的一声惊雷,却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第二十句:初凉夜枕孤12431《菩萨蛮秋思回文二首其二十九》(清代尤侗),这句是回文句;
第二十一句:山厨夜火深12431(唐代钱起《岁暇题茅茨》)
第二十二句:山民夜枕戈12431《闻日军队搜山感赋》(清代洪繻)
第二十三句:中元夜景清12431(唐代殷尧恭《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还见于《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唐代殷尧藩),这句是二转青句;
中元的内涵:
1。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中元》:“道门寳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於此日。”唐代令狐楚《中元日赠张尊师》诗:“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閒。”清代孔尚任《桃花扇闲话》:“昨夜乃中元赦罪之期,想是赴盂兰会的。”冯至《北游》诗:“清冷的月色使我忽然想起,啊,今天是我忘掉了的中元。”
2。称中元节。前蜀花蕊夫人《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