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的内涵:
亦作“烟尘”。1。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指战乱。南朝梁萧统《七契》:“当朝有仁义之师,边境无烟尘之惊。”唐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一任他英雄并起图王霸,烟尘并起兴戈甲。”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你那苏张舌辩高,我的巧射惊羿奡,只愁那匝地烟尘何日扫。”
2。烟雾灰尘。唐刘知几《史通烦省》:“夫英贤所出,何国而无,书之则与日月长悬,不书则与烟尘永灭。”唐黄滔《水殿赋》:“三十六宫之云雨,澒洞随来;一千餘里之烟尘,冥濛扑去。”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3。犹灰烬。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序》:“卜商阐其业,《雅》《颂》与金石同和;秦正燎其书,简牘与烟尘共尽。”
4。犹风尘。借指旅途辛劳。唐李白《长干行》之二:“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5。人烟稠密处。唐杜甫《为农》诗:“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唐戴叔伦《晚望》诗:“杉竹何年种,烟尘此地分。”
第九句:烟霞此地多12341(唐代朱放《题竹林寺》),题注:一作朱宿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句:风雷九地穿12341《穿石室》(清朝向光谦)
第十一句:初筵此地张12341《大母生日》(宋朝洪朋)
初筵的内涵:
《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郑玄笺:“大射之礼,宾初入门,登堂即席,其趋翔威仪甚审知,言不失礼也。”朱熹集传:“初筵,初即席也。”后指宴饮之始,亦泛指宴饮。唐杜甫《牵牛织女》诗:“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有彯缨结佩之士,罗列于初筵。”清黄景仁《夜饮孙吟秋斋头邻家火发归而成此并讯吟秋》诗:“可怜小户当初筵,已见流珠眼芒起。”
第十二句:班图地里新12431(唐代李峤《史》)
第十三句:天长地久期12431《菩萨蛮》(元代李真人)
第十四句:天地如有知14231(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天地的内涵:
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
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李善注:“天地,犹天下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韦楚老》:“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3。指天地神灵。《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一年打个醮,答报答报天地就是了。”《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於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诚祷告。”
4。犹境界,境地。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清魏源《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出峡,旷然禾畴,与峡中各一天地。”老舍《骆驼祥子》十四:“刘四爷更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天地。”
第十五句:天地本无心14321(唐代储光羲《临江亭五咏》),还可见于(宋朝白玉蟾《大道歌》),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六句:天地惨何心14321(唐代崔融《则天皇后挽歌二首》)
第十七句:天地乃吾知14321(宋朝胡寅《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布被》)
第十八句:兹地好埋君14321(唐代杜牧。《哭李给事中敏》)
第十九句:天地有閒身14321《客游华亭访卫山斋》(元代任士林)
第二十句:天地可无秋14321《早起偶成其二》(宋朝文天祥)
第二十一句:心地语来知14321(唐代张乔《东湖赠僧子兰》)
心地的内涵:
1。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语本《心地观经》卷八:“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五果从大地生……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坛经疑问品》:“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唐寒山《诗》之二六七:“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唐代王缙《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开心地如毛头,扫意尘於****。”
2。宋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朱子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