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仙史最强音> 第198章 三五月华新,三的文气等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三五月华新,三的文气等级:)(2 / 4)

阳李太守》诗:“三台冀入梦,四岳尚分忧。”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座,位列三台,日转千堦,头直上打一轮皁盖,那其间谁敢道我负薪来。”清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叶梦兆三台之尊,入朝肃五坊之乐。

第六句:三朝候鼓赊12431(唐?耿湋?《元日早朝》)

三朝的五个内涵:

1。正月一日。为岁、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选?班固<东京赋>》:“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李善注:“三朝,岁首朔日也。”《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颜师古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唐耿湋《元日早朝》诗:“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宋杨万里《诚斋荆溪集序》:“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

2。谓三日。唐李白《上三峡》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鬢成丝。”

3。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三朝”。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却説那小公子灵光,纔三朝便能言语。”清孙枝蔚《新嫁娘》诗:“从今愁妇职,人莫羡三朝。”

4。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汉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於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羣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

5。指前后三代君主统治的时期。唐李德裕《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唐李远《赠写御容李长史》诗:“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宋苏轼《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第七句:三乘为法开12431(唐?李从远?《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三乘的三个内涵:

三乘(sānshèng):1。三乘车。每乘四马。殷商时为下大夫的仪制。《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郑玄注:“此盖殷制也。”

三乘(sānchéng):2。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潘飞声《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3。道教语。谓以元始天尊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灵宝天尊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道德天尊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第八句:三年望汝归12431(唐?杜甫?《忆弟二首》)

第九句:三题亦勉之12431(宋?王禹偁?《谪居感事》)

第十句:三吴变险艰12431(唐?崔何?《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第十一句:三子同二屐13241(唐?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第十二句:三史伫来修13421(唐?沈佺期?《饯唐郎中洛阳令》)

第十三句:三五庆元宵13421(宋?晁端礼?《金人捧露盘》)

第十四句:三五月华新13421(唐?陈子昂?《上元夜效小庾体》)

第十五句:三看黄鸟飞14231(唐?钱起?《客舍赠郑贲》)

第十六句:三犯锦园春14321(词牌名)

第十七句:三见柳绵飞14321(宋?魏夫人?《菩萨蛮》)

第十八句:三径苦无资14321(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第十九句:三径小园深14321(唐?钱起?《秋园晚沐》)

第二十句:三路草连阶14321(唐?李端?《送元晟归江东旧居》)

第二十一句:三沐取洁清14321(宋?黄庭坚?《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

第二十二句:三日已为疏14321(唐?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第二十三句:三入偶蝉冠14321(唐?钱起?《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第二十四句:三岁有奇勋14321(唐?柳宗元?《咏史》)

第二十五句:三万里农桑14321(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

第二十六句:三越尔怀铅14321(唐?骆宾王?《送刘少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