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的草。晋潘岳《内顾》诗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宋陆游《试院春晚》诗:“漫漫晚花吹瀼岸,离离春草上宫垣。”明何景明《过君采次韵》之一:“昔牵春草梦,今并玉珂游。”
2。喻卑微。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仇兆鳌注:“春草,嘆卑微。”
3。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邢昺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第七句:青草路难通13421
青草的五个内涵:
1。青色的草。区别于“枯草”、“乾草”。《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杜预注:“在野则无蔬食之物。”孔颖达疏:“言在野无青草可食。”闽徐夤《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诗:“八角红亭荫緑池,一朝青草盖遗基。”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时品》:“小麦登场,玉米入市。蒜苗为菜,青草肥羊。”老舍《四世同堂》七杂税名五:“砖瓦的缝隙中长出细长的几根青草。”
2。南宋目。宋叶适《终论二》:“今既减经总制,罢和买、折帛、蜀之折估、青草,而内出二年之费以供餽四总领矣。”
3。指“青草湖”。
4。指“青草峒”。
5。指青草瘴,瘴气名。清钱谦益《陆宣公墓道行》:“青草黄茅万死乡,蝇头细字写巾箱。”
第八句:山险路仍新13421(唐。戴叔伦。《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平村》)
第九句:说与路人知13421(宋?许庭?《临江仙》)
第十句:当路虎留踪14321(宋朝苏舜钦《独游辋川》)
第十一句:当路几人知14321(宋?徐鹿卿?《水调歌头》)
第十二句:归路满尘埃14321(唐?杜审言?《登襄阳城》)
第十三句:归路起浮埃14321(唐?骆宾王?《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
第十四句:江路野梅香14321(唐?杜甫?《西郊》)
第十五句:三路草连阶14321(唐?李端?《送元晟归江东旧居》)
第十六句:仙路邈难期14321(宋?赵汝谈?《次曾景建和谢康乐华子冈诗韵》)
仙路的两个内涵:
1。登仙之路。唐李赤《灵墟山》诗:“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2。宫禁中的道路。唐沉佺期《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诗:“行随香輦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
第十七句:仙路往来赊14321(唐?窦叔向?《贞懿皇后挽歌三首(今存二首)》)
第十八句:中路可无关14321(唐?苏颋?《奉和圣制过潼津关》)
中路的四个内涵:
1。半路。《楚辞?九辩》:“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按而学诵。”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十:“黄鵠游四海,中路将安归。”明高启《张节妇词》:“谁言妾有夫,中路弃妾身先殂。”
2。路的当中。汉司马相如《上书谏猎》:“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3。当中的一路。常指军队部署。《晋书?慕容暐载记》:“护穷寇假合,王师既临,则上下丧气,曾不敢闚兵中路,展其螗蜋之心。”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上:“是时关东危急,蜀中未寧,庄宗令宦者向延嗣往中路诛之。”《清史稿?饶馀敏郡王阿巴泰传》:“闻敌伏兵於右,诸贝勒相约入隘必趋右,若出中路,与避敌同。”
4。质量中等;普通。如:中路货。
第十九句:中路委瓶簪14321(宋?柳永?《离别难》)
第二十句:长郊北路难21342(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
第二十一句:从天此路回21342(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第二十二句:回车首路岐21342(唐。韦应物。《答长宁令杨辙》)
第二十三句:鸣鞭晓路长21342(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
第二十四句:鸣驺岭路迷21342(宋?杨亿?《宗人大著令问通判广州》)
第二十五句:桥倾取路斜21342(宋?陆游?《初春杂兴》)
第二十六句:时忧郢路长21342(唐?储光羲?《奉酬张五丈垂赠》)
第二十七句:谁堪此路愁21342(唐?刘长卿?《送李使君贬连州》)
第二十八句:谁知此路长21342(唐?刘长卿?《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
第二十九句:随君郢路行21342(唐?钱起?《送唐别驾赴郢州》)
第三十句:寻钟野路遥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