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热热闹闹的又开始谈天说地, 宋书生和唐昭方才紧张的气氛恍若没有发生。
夜深了,为了方便储存, 唐昭把剩下的一半野猪用树枝撑开了, 放在火边烘烤。
待营地里处理干净以后,大家才渐渐睡去。
然而这夜注定不平静,到了后半夜, 冯虎那边突然闹出了动静。
所有人被惊醒,才发现原来是那朱勇刚刚断了气。
对于朱勇的死,冯虎那张被蛰得满头包的脸,更难看了。他坐在一旁喘着粗气,一言不发。
羊头则耸头耷脑地给朱勇洗脸擦手,整理衣服。
两人亲厚, 一起出来本该一起回去的, 现在他连尸体都带不回去,只能尽力得让他入土时体面一些。
待一切整理得差不多够, 他喊来了老桩子背起尸体,由冯虎打着火,三人钻进了林子里挖坑,把朱勇的尸体给埋掉了。
看着新起的小坟包,羊头心里难受,他端着今夜给朱勇的那碗蘑菇汤哑着嗓子道:
“兄弟,你放心家里我会帮你照看着。你,一路走好。”
话音一落,他将汤倒在了坟前。
回去后, 羊头扯开衣领, 看了看。
与朱勇不一样, 他的伤口虽然狰狞但自己结疤, 看样子是不会有什么了。
与冯虎口口声声的唐昭药有问题不同,他十分清楚,就是唐昭救了他的命。
至于朱勇,只能说他是命不好!
羊头叹息,整个人瞬间老了好几岁。
……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营地里一众人东倒西歪睡得沉沉。
守夜的人一夜未睡,这会儿也有些撑不住了,不住地打着哈欠,看向四周的目光一会儿迷蒙一会警惕清醒。
咔嚓……
一声枯枝断裂的脆响,惊动了两人,他们猛得转头看去,当看到熟悉的身影时,他们又松懈了下来。
齐齐打了声招呼:“阿昭姑娘。”
唐昭嗯了一声,随即走到一边坐下对二人说:“你们去睡会儿,这里我看着就好。”
闻言,这两人拒绝道:
“这怎么好劳烦阿昭姑娘。”
“是啊,没事,阿昭姑娘去歇息吧。”
唐昭摇摇头:“没事,我睡够了,你们去睡吧。”
他们对视一眼,又看了看唐昭面色红润眼神清亮看着着实不像是有多困的模样,便不好意思地说:
“那,就麻烦阿昭姑娘了。”
“不麻烦,顺手的事。”
再三道谢后,二人起身选了棵大树靠着很快睡着了。
唐昭抬眼看了他们一眼若有所思。
一夜一夜的守还是不行,太累了,不如换成半夜轮换制。
唐昭想着,起身去了河边将土锅里灌了些水,接着把割回来的狗尾巴草放进河里洗干净。
洗干净后的狗尾巴草用手揉搓,将上面的籽全部搓下来,放进锅里。
所幸也狗尾巴草生命力强,到哪儿一长就是一大堆,唐昭把所有草的籽全部揉搓下,看着也不少了。
唐昭又往里打了两个野鸡蛋,搅散。
最后架上火,将土锅放上去,她盘腿坐在一旁慢慢等着。
当天光刺破薄云洒下第一缕光辉时,营地里有人逐渐苏醒过来。
这时唐昭的粥已经咕噜咕噜地开了,她不时添上两把柴,手里还拿了一节粗木头打算做个勺子出来。
闻着逐渐散开的香味,三三两两地几人见状好奇地问了两句,这火上煮的是什么。
唐昭一一回答。
听到这答案,其中的袁书生吃惊地问:
“这东西还能这么吃?”
唐昭一笑:“当然可以,小米本就是由这草驯化来的。”
袁书生顿时觉得长见识了,看了看还空着的土锅,他礼貌又客气地询问:
“阿昭姑娘这锅能否借我一个使使。”
听他这么一问,其他几人立刻眼睛一亮,殷切地看向唐昭。
唐昭点头:“用吧。还有四个想用的都可以拿去用。”
这么慷慨大方的做法立马又迎来了几人的道谢,随后他们打着土锅欢天喜地地离开了。
这大早上的能吃口热乎的,想想都让人觉得舒坦。
袁书生走在了最后。
看他立在面前欲言又止地模样,唐昭揭开锅盖看了看锅里粥的情况,随后又坐了回去,继续用刀削着手里差不多成型的勺子:
“有话说?”
原本打算开口的人,不防被抢了先,有片刻的愣神,但很快他反应过来了,忙点头。
“想说什么。”
袁书生也不是扭扭捏捏的人,唐昭话都递到他跟前来了,他也不矫情了。
袁书生放下土锅,站直了身子两手拱合,弯腰俯头,规规矩矩地冲着唐昭行了一个大礼。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