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会为她赐婚。
虽然她不受父皇宠爱,但她博取了太后和三公主的信任,对于自己的婚事,她并非完全不能做主。
纵观京城各家的贵公子,与她年纪相近、又洁身自好的男人,仅有那么几个,她一只手都数的过来,没有一人的家世在谢云潇之上。
她的养母是淑妃。淑妃的母族姓朴,朴家本是清流世家,受了昭宁十九年文字狱的牵连,大不如前。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朴家在朝野仍有一席之地,这一代也有年轻聪慧的公子,二十岁就中了进士,现任职于翰林院。华瑶私下里唤他一声表哥,他也叫她表妹,其实二人并无血脉之连。
太后曾经问过华瑶,愿不愿意纳取朴公子做正房,毕竟他温文尔雅,身世不俗,但华瑶委婉地回绝了。
驸马不能担任官职,只能尽心侍奉公主,还要容忍公主的三夫四侍。而朴公子八面玲珑,长袖善舞,他留在朝堂上,大约会给她更多助力。
反观谢云潇,他什么都好,也不爱凑热闹,正适合进她的公主府,做她的四驸马。
谢云潇的父亲手握兵权,外祖是皇帝倚赖的重臣,父族满门忠烈,母族闻名遐迩。
而谢云潇恰好不是长子,不随父姓,不能承袭父亲的爵位。
他的母族世代尽忠于皇帝,深受宠信,投诚于谢家,就等于投诚皇帝。
再者,谢云潇在凉州长大。他虽是永州谢氏的贵公子,与谢氏的联系却没有那么紧密。
总之,他的方方面面恰到好处。
如果华瑶能把谢云潇娶进门,对她的地位大有助益。她一时想不出比他更适合做自己驸马的人选,索性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她第一次见到谢云潇时,绝无这般打算,那时他真是清高冷傲,宁愿在凉亭里看书,也不与任何人交谈。
直到近日,她才发觉,谢云潇有情却似无情,他并非是不能被打动的人,那她当然愿意给他个名分。
华瑶与戚归禾认过亲之后,汤沃雪的脸色更红。她没说什么,默默地走在前方,与戚归禾并排同行。
华瑶拉着谢云潇的手,跟在他们二位的背后,顺道观望周围的摊贩。她记得谢云潇喜欢民间的木雕,掏钱给他买了一些。她没挑贵的,全是几十铜板一件的便宜货。
他们拐入一片茂密的青松树林,谢云潇摘下面具,收了华瑶的礼物,把玩片刻,由衷地笑了一下。
他这样笑起来,光华更盛,华瑶大概明白了为何周幽王甘愿烽火戏诸侯,狂掷千金换得褒姒一笑。
所谓国君,最忌骄奢淫逸。《战国策》有云,“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华瑶谨记在心。
她决计做不来千金买笑的昏庸事,只用区区两百文铜钱就博取了美人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