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天宇开霁> 第22章 凭栏采露华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凭栏采露华浓(2 / 3)

也许能派上用场。人参益气暖身,温体补肺。”

齐风领旨告退。

他独自去了库房,路上遇到了他的兄长燕雨。他们二人从库房里拿了两根千年人参,郑重地把人参交给了汤沃雪。

返回公主的住处时,齐风犹疑道:“兄长,为何汤大夫的身上……有血气?”

燕雨不以为然:“啧,你真没见识,姑娘家的,每个月都有那什么,你懂吗?”

齐风皱眉道:“不,不是。”

燕雨固执己见:“哥哥我好心给你解释,你偏不信,你这人没见识又不听实话,还疑神疑鬼。上次咱俩在船上,你把戚归禾的官船看作贼船,害得我错报军情,险些把戚归禾砍了。”

“你砍不了他,”齐风纠正道,“你的功夫不及他。”

燕雨脸上挂不住,又恼又怒:“他岁数比我大,功夫自然……”

齐风自言自语道:“谢云潇的武功比你强,年龄比你小。他也不像你这般,几天不赌钱,手会发痒。”

燕雨一脚踹开一堆雪:“呵,我算看清楚了,你不是拿我跟人比,而是想跟我吵架。”

齐风没再接话。他和他的兄长都把汤沃雪的异样之事抛在了脑后。

次日一早,齐风和燕雨天未亮就起了,因着公主接受了凉州商帮的邀约,要去近郊的农庄探访,侍卫们不敢怠慢,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厨役们也备齐了装满糕点、瓜果的攒盒,妥善地放置于马车之内。

华瑶和谢云潇、戚应律同坐一辆马车。她的马车里铺了一层浮光锦,坐垫是塞着鹅绒的软纱绫,窗栏镶嵌着翡翠,车帘悬挂着珍珠坠,车壁还有一处精巧暗格,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攒盒。

这一路上,最初的几个时辰里,无人品尝攒盒内的美食,戚应律的嘴却没停过。他滔滔不绝地讲述凉州的风土人情,华瑶听得津津有味,谢云潇置若罔闻。他坐在窗边,眺望远景。

官道上冰雪未化,马车只能缓行,慢悠悠地走了一天,戚应律时不时地打开一个攒盒,从中扒一点吃的,华瑶和谢云潇仍然没怎么动口。习武之人的耐力极佳,忍饥挨饿的本事也比戚应律强得多。

当夜,他们就在马车上浅眠,次日一早,方才抵达近郊一处农庄。

前几日的风雪连绵,今日稍霁,那农庄的田野依稀不清,已化作白茫茫的雪景。积雪覆盖道旁树木,压低了枝条,马车从铺着稻草的路面走过,落雪簌簌乱堕,洒在车顶。

车停稳后,戚应律下了马车。

他向华瑶伸出手,作势要扶她的玉臂。

戚应律素来怜香惜花,无论哪家的小姐从马车出来,他都会轻柔地搭一把手。

这一回,他并未碰到华瑶。

华瑶还没下车,谢云潇在她之前出来了。他用剑鞘把二哥拨开,以公事公办的态度道:“出门在外,二哥好歹守些礼法。”

戚应律摊开两手:“若真如你所说,你为何不以兄弟之礼来待我?”

谢云潇望着远处村庄,道:“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在前,兄弟在后。我铭记君臣之礼,轻慢了兄弟之礼,还望二哥多担待。”

戚应律哑口无言。

来自凉州商帮的几个商人原本坐在后一辆马车上。现下他们全都走了过来,聚在一处,领头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妇人,上身一件绦边镶滚的皮背心,下身一条紫貂毛绒的长裤,双手戴一对金缕镯子,腰胯一把银环长刀。

这妇人姓赖,旁人都唤她“赖夫人”。

赖夫人做了二十多年的粮米生意,也在凉州、岱州的农庄置办了些田产,多次为凉州军营选送粮食。她与将军府来往密切,算是戚应律和谢云潇的熟识。

华瑶问她:“黍、稷、麦、菽、稻这几样作物,哪一样在凉州产得最多?”

赖夫人拱手行礼,才道:“回禀殿下,岱州多稻,凉州多黍。去年是凉州的灾年,饥民流民群集于凉州南部。”

谢云潇和戚应律都是镇国将军府上的贵公子,凉州官员见了他们二位都要恭敬有加,赖夫人却在他们面前直言不讳,如实阐述了去年的凉州灾情。

华瑶与她同行,叹道:“不瞒你说,这正是我所忧心的。羯人迟早会攻入月门关和雁台关,军粮尚且能从水路调配,百姓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