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阴刻之君> 第两百四十章:回忆篇(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四十章:回忆篇(四)(2 / 3)

世了,旷儿也不知所踪,现在朝臣们希望朕能够新纳一个妃子,纷纷借此机会想要将士族的小姐介绍进宫,真当朕会让他们得逞?!” 宫女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能猜到一点东西,胆怯的问道:“那么陛下是怎么想的?” “朕的话,想让你做皇后。”商帝直言就开了这个口,也不管对方惊恐的眼神,“朝臣们想要利用这份关系来强塞进一个外戚,足以撼动大商的权力。太傅已经跟朕商议过了,朕会迎娶你作为新任的皇后,到时候没有人敢反对太傅的认可,你也不会成为强势的外戚,明白了吗?”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不得已而进行的婚姻,之所以选择宫女根本没有出于一丝好感,单单的只是因为对方毫无根基,不会成长到外戚的程度。 宫女听后又是惊恐又是伤感道:“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奴婢没有怨言,只要是能为陛下服务,能让端妃娘娘的在天之灵安慰,奴婢都可以。” “苦了你了,”商帝知道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他也别无选择,即便对方是个卑微的宫女,“朕对不起你,朕一辈子都不会爱你的,你生下来的儿子,也一辈子不能跟旷儿争皇位,除非旷儿也死了。” 宫女直接就跪了下来叩首道:“奴婢遵旨!” ................../...... ......................... 几天后,商国迎来了一位新的皇后,这位皇后毫无北境,就是个平民姑娘,更为戏剧性的事居然连远亲都没有,很难让别人遐想翩翩。 可朝臣们就算有这个想法,也没有付诸行动的胆量,太傅王永已经成为了实际的掌权者,谁敢反对答应了这件婚事的太傅大人,不是找死吗? 所以迎娶新皇后的事情和顺理成章的进行着,而商帝和那位宫女也构成了洛阳全新的格局。商帝因为此战的失利威望受到了严重的细化,朝臣们也有更多的借口可以反抗,所以商帝果断的将权力移交到了太傅王永的手中以及丞相崔濡的崔氏,毕竟气的崔濡一病不起的就是他。 皇后在没有外戚的情况下,安稳的嫁给了对方,商帝也丧失了大部分的权力,安分的跟着皇后在宫中休息。 眼看着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南夏那边又发生了新的动荡,由于古劲松之前在长沙之战中的创造的奇迹,一举成为了天下第一名将,而这份荣耀下的坏处也随之而来,名将们以及无数战场上的豪杰都为了挑战这位天下第一名将而投身到了南下的军中,这也可以说是古劲松成就了越来越强的南夏。 这样的紧急情况立刻被太傅王永察觉,所以他更加的给了古劲松完全自主的权力,也就是军区独立的至高权力,他在那边有着绝对的权力,方便他统领大军,剩下的也会由朝廷支撑。 有了这些新人和名义上的帮助,古劲松终于得以在如此年轻的年纪下,充分的逐渐展现他恐怖的一面。 长沙之战结束第二年,南夏大军卷土重来,古劲松率领十万商军迎敌,通过兵法正面击败了敌军;第四年,南夏大军又来,被古劲松用大火烧死了四万人;同年秋季,古劲松派出骑兵绕到了南夏的背后烧毁了南夏的粮草,南夏不攻自破;第六年,南夏继续猛攻,最后全在江夏城前全军覆没,古劲松一个活口都没有留,尽屠之。 南夏终于不得不缓一缓这些年征战的失利和损失,打了这么久依然没能从对方手中占到一点便宜,反而栽了一个大跟头,死在古劲松手上的夏军不说六十万也有至少四十万,对于南夏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杀神。 而在夏帝的眼中,这就是阻拦他北伐的唯一屏障,仅凭一人之力,统领十万左右的部队迎战,无异于找死,却总能出其不意或者是在正面上不落下风,自此古劲松成为了人人口中不可战胜的怪物,神话了许多的色彩,也成为了更多人争相挑战的对象。 安稳的度过了七年的时间,古劲松也终于对商帝坦诚了杨旷的踪迹,此时杨毅已经出世,商帝听闻旷儿的位置也等待着自己最愧对的儿子学艺归来。 此时成为皇后的那名原来侍奉在端妃身边的宫女,也不敢有一点点的觊觎,这是陛下的决定,不容更改,而且当初皇后也欠端妃救命之恩,以前更是形同姐妹,怎么能跟恩人的孩子争抢,所以也很明理的处处阻止自己的毅儿被那些大臣们立为太子。 商帝已经知道他的长子杨旷在古劲松师妹的空竹宅学艺,既然同为岁寒三友,想必实力也不会低,旷儿跟着她学艺,肯定也是有好处的,于是便默默的想要等待自己的孩子回来。 时间过去的很快,古劲松不知道又击败了多少次南夏的大军,朝政也不知道被老太傅以及其麾下的崔氏集团翻新,不变的只有商帝,他终于等到了长子回来的那一天了。 这一日杨旷出师归来,招摇的从洛阳城来到宫中,相貌眼神早已跟当年单纯的小孩不一样了,商帝看得出这些年长子在外受的苦和对他的愧疚,于是变当天册封他为亲王,封号武成,直接就向所有人宣布了他对长子的宠爱。 而太傅也变成了年迈的老太傅,当年和他并肩整治朝政的丞相崔濡已经过世,而崔濡之子崔文变成了当今的右丞相。 老太傅第一眼看到杨旷,就察觉到了此子身上浓重的戾气,这该是经历了什么和学习了什么才散发出这样的感觉,他为官几十载,都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凉意。 而学艺归来的杨旷年仅十八岁,棱角锋芒都是十分的刺眼,第一次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