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发誓将要杀回穹西,斩掉无上国君!
“秋西西,日后,希望我不会再见到你。”
两个穹西人,一个随着洛商北去,一个随着赵商南回。这两个人的约定,注定令世人惊叹。
一年后,大洛宣进才士衙门(遵照房子启选材方法,更新了传统的举荐制,使得真正有才能的人可以得到重用)
“听说了吗,宣进士中的穹西人新修了《大洛条律》,现在风头正盛呢,他叫什么来着,我怎么话到嘴边给忘记了。”一名宣进士道。
“那是秋西西大人,不过秋大人大改后的《洛律》能让陛下如此看重他,可见秋大人才赋惊人。”另一名宣进士道。
“秋大人虽得陛下重视,却丝毫没有傲慢懈怠之意,待我等一如往常,这实在是难得。”
“这也正是隋国公与房大人设立衙门的用意啊,引进人才,振兴国家。”
第一年的宣进士,都在宣进才士衙门中讨论朝中之事,讨论那个天才秋大人。
而在南赵,一名名叫阿兰木的穹西人,仅仅一年便在南赵积累了巨富,成为了南赵国人闻之皆羡的对象。他们都才刚刚踏出第一步。
.................................................
平昭三十四年,北洛帝烨予采纳太宰房子启的建议,开始大肆扩充军备准备南征。而南赵国君不思进取,尚在对北洛加大与南赵之间的贸易往来而获得的巨大财富而沾沾自喜。巨贾阿兰木屡次耗费巨资觐见南赵皇帝,提出强军富国以备北伐的建议,却被皇帝忽视。
“阿兰木大人,又被陛下回绝了?”内侍官轻扶着从皇林苑中悻悻离开的阿兰木说到。
“无妨,无妨,多谢张侍官了。“阿兰木说罢,便从长袖中拿出些锦绣小包递给了那名张侍官。
而后阿兰木正要离开时,一顶金龙红木镶白玉的豪奢轿子被几个皇侍卫抬将着缓缓的行过来。张侍官领着阿兰木行了个礼,说道:“这是魏贵妃。”
“可是那为陛下诞下龙子的魏贵妃?”阿兰木问道,眼神中有了些亮光,似乎他的精气神恢复了些,想到了一种可能。
“大人说笑了,在这皇城内,可只有一个魏贵妃,唯一一个为陛下诞下龙嗣的贵妃。”张侍官捂嘴笑着说道,尖音刺耳,令阿兰木有些厌恶。
“哈哈哈,多谢张侍官,多谢张侍官。”阿兰木大笑着说道,随后竟大步流星的朝着那已远走的轿子走去。
张侍官有些不解,他一下没拦住阿兰木,只能悻悻然的在一旁等着。离得不算远,张侍官还能听清楚,阿兰木送给尚在摇篮中的皇子一个宝物,好像是叫护岁锁。真的着实是一块宝物。这让张侍官对阿兰木有些厌恶,想来他也是靠巴结权贵才有今天的地位,但是转念一想,张侍官又笑了笑。毕竟都是一类人,张侍官如是想。
时间在流逝,人在长大,在老去。平昭四十年,阿兰木成为太子太傅,同时他也进入内朝,成为国库衙门兼清吏司首领大人。而在北洛的秋西西,则在房子启的授意,遍任各种官差,为成为国家的栋梁而准备。
平昭四十二年,随着平昭帝在将军府发出的南征令书,北洛的大军快速的开始了以速度为主的进攻战略。如何提升速度?需要马匹,也需要时间。
平昭帝帅中路军亲征南赵,翌年,即至南赵都城汉孤。赵帝企降,订立《汉孤协议》。
平昭四十五年秋,新京帝都皇宫明知苑中。平昭帝静静地躺在摇椅上,斜眼看着快要落山的夕日。
“我时日无多,让房子启开始南征!”平昭帝无力的挥一挥手,消灭南赵的大军便已开赴汉孤之下。
而这一年冬天,大洛隋国公泉不愚,长眠于国公府。泉不愚历经明建,定天,平昭三朝,也为三朝太宰,为大洛统一北方,巩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离去时,家中孙辈们也正忙于农事,他早年立下规矩,非他死,家中人不得为政。
“泉午思,太爷爷要走了。回去和你父亲水忽说,太爷爷以后让我去宣进士衙门。”
平昭四十五年末,破汉孤,俘赵帝。阿兰木携皇太子及朝臣领大军退守临天。
四十六年,房子启病死于返京述职途中,秋西西接任太宰。房子启未攻陷临天,南赵后主以奇兵屡次击败洛军,使南赵得以延续。同时,阿兰木成为南赵相国。
战事持续时间太久,平昭帝自房子启死后,便也是重病,几日醒来也要先问房子启如何,再问战事如何如何。
平昭四十八年,大洛世宗皇帝崩于新京帝都皇宫明知苑中。随后,秋西西全线撤回南征军。平昭战事,告一段落……
新的故事又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