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初唐长安之谏谋> 第23章 时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时间(1 / 2)

李恪把纸条让伴在他身侧的刘必看了一眼,就搓成团扔进了碳炉之中。

“你对破晓堂可有了解?”李恪问道。

“回殿下,属下尚未接触过,今日也是第一次听说破晓堂。”刘必从小就一直陪在李恪身边,他的活动范围大部分都是跟李恪同步的。

刘必的母亲周芳,在前朝时,就是杨伊身边的侍女。到了年纪后,杨伊就批准她出宫嫁人,后来嫁给了南郊的一户姓刘的人家,三年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因为嫁了人,冠了夫姓,所以之后就都唤她刘姨。

刘姨的大儿子就是刘必,现在是李恪的侍从;二儿子刘墨,则是李愔的侍从;小女儿刘葭,现在是杨伊身边的侍女。生下刘葭的那一年,刘姨的丈夫患了病,没治好,去世了。走投无路的刘姨只好带着幼儿来投靠旧主杨伊,正好杨伊那时怀着李恪,也即将临盆,于是便留下刘姨做李恪的乳娘。

刘姨感念杨伊的大恩,一直对杨伊和杨伊的两个儿子都是忠心耿耿。因为深得杨伊的信任,所以李恪建府后,杨伊便让刘姨跟着李恪来到了蜀王府。

一直生活在李恪身边的刘必,对于破晓堂这种神秘而低调的组织,不甚了解也是情有可原。只是【破晓堂】三个字却让李恪百思不得其解,但他又不能让刘必去查这种不清不楚的神秘组织。毕竟,刘必是他的明线,他不能让刘必去接触暗处的东西,这也是李恪很少让刘必单独接触聚福楼和闫诉的原因。

既然不能通过刘必这条明线去查,那李恪就得找闫诉那条暗线去查了。

只是现在,李恪与闫诉之间还没有秘密联络的信号,蜀王府与聚福楼之间也没有隐秘见面的通道,所以李恪一方面想着,得快点将秘密联络的方式想好;另一方面想着,又要去聚福楼吃菜喝酒了。

恰巧,李佑来寻李恪,要邀李恪一起去打猎。

李佑因为上次在东宫吃了李恪带过去的野味,正想着要选个时间也去山上打猎。奈何前段时间天气不好,所以李佑的计划一直被延迟。现在好不容易放晴,雪也化了,于是李佑便来寻李恪,想与他约个近日的时间出去打猎。

李恪自然答应,同时他也有了去聚福楼的契机,“看来五弟也是只馋嘴的猫,三哥带你去个好地方,包五弟一饱口福。”那个好地方自然就是聚福楼。

“哦?那五弟就托三哥的福了。”李佑笑道。

正在大堂踱来踱去的李愔,看到李恪和李佑正向这走来,看样子是要出府,于是兴高采烈的问道:“三哥五哥,这是要出去?”

李佑看李愔眼巴巴的样子,于是笑道:“没错,三哥说带我去个好地方,让我一饱口福,六弟可要一起?”

“要,当然要。”李愔巴不得呢。

谁知李恪却说道:“小六就不要去了,什么时候将《论语》抄完,什么时候才能出府。”

于是李佑只能给可怜巴巴的李愔一个同情的眼神。

其实李恪不让李愔不出门,不是因为李愔没抄完《论语》,只是今天,他不想让李愔出府。李恪此番出府,不是单纯只为一饱口福,陪李佑吃完酒菜之后,他还有正事,所以不能带着李愔。

刘墨看着李愔笑道:“殿下,咱们继续练字吧。”

于是李愔有气无力的跟着刘墨到书房,继续练字。

就在李恪和李佑品菜聊天的时候,跟李恪形影不离的刘必已经借机将李恪要传达给闫诉的话,给传递过去了。

“三哥,这聚福楼确实不错呀!虽然之前也听说过京城聚福楼的酒菜是人间美味,但我一直觉得,这外面的东西怎么能比得上王府的好,现在看来,是我太自以为是了。”李佑赞叹道。

“我本也不信,但看小六那样痴迷,一天到晚就想着来这聚福楼,所以就来一探究竟。没成想,这的酒菜竟然还真比王府的要好上一二分。重要的是,这里比王府热闹,又有说书先生说故事,所以小六对这是情有独钟呀。”李恪笑道。

“这也难怪,六弟本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孩子。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六弟,小时候跟六弟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既贪吃又贪玩,有时还调皮捣蛋,经常被母妃训斥。我记得那个时候,六弟虽小,但却很乖巧,那时母妃常常说,她不求我有三哥那般懂事,只要有六弟一半乖巧就好。这也就两三年的光景,不知为何,六弟比那时的我还变本加厉,而我却还是那个我,不够乖巧,也不够懂事,只是没有以前那般惹母妃心烦了。”李佑一边喝酒,一边笑着感叹道。

李愔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李恪比谁都清楚,当初如果不是李恪让李愔做一个纨绔子弟,只怕现在李愔也不是现在这副秉性。

“世事无常,在成长的过程中,人难免会有所改变。”如果人不会因为周遭的环境和人事而改变,都保持着童真的模样,又怎会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利益纠纷?

“是呀。还记得小时候,就数大哥最喜欢出去玩了,他说王府外的光景跟王府内的就是不一样,而现在……”有些话,即使李佑是个王爷,也是不能乱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