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崇祯十三年>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计方定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计方定六(3 / 3)

及掩耳之势征召护庄队,这才把这些庄户从工地农田直接带入了战场。

蜀王府自己的庄丁尚且如此,那些富有的士绅阶层岂会心甘情愿与一群草标军户摸爬滚打吃糠咽菜还要拼命?

所以在廖大亨的奏疏中,确定了“自愿应募和强制征兵相结合”的兵役原则。先募后征,募之不齐,则以强征补足。没有免征资格却拒服兵役者,会受到严厉的惩处,甚至是以“临战逃脱”之罪杀头。

免役资格的划定也是难点。

勋贵官员和学生匠人在传统中是免役的,但蜀地的现实不允许这样,因为这两类人实在是太多了。

如蜀藩朱姓宗室,便有近万人之数。加上沾亲带故的,人数要放大十几倍;带武职的官员,亦有万人之多;至于秀才生员在校学生的人数就更多了,单是成都、华阳两首县,每县便有数百近千。

若是这些人全部免了,那全民兵役制度便徒为具文。有钱有势的人免役,还会在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上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穷人会想,闯贼献贼抢的都是你们朱家和官绅家,干我们屁事,凭什么要我们穷人为你们富人拼命?

因此廖大亨建议:免役之人,必须严格限定为在任之官、在学之士和在局之匠。除此之外的所有丁男,一律入役。若想免役,均需缴纳免役钱。其标准设定,就是三条人命的价钱!

在任之官、在学之士、在局之匠,都有定数。廖大亨的建议,都是事前经过朱平槿首肯的。唯有一项,廖大亨留给了朱平槿自己拿捏。

眼见世子将目光扫向自己,石泉老王连忙出列递上他的奏疏。在奏疏中,石泉老王认为朱平槿以蜀藩世子之尊尚且领兵杀敌,蜀地宗室同宗同脉,食禄国家,焉能坐视?

他建议,凡是献王的子孙,男子年十五以上四十以下,均应列入军籍,参与军事训练,听候蜀王府调遣。若有违反者,概以畏战弃国之罪剥夺爵位,革除宗禄,废除宗籍。凡申请免役之宗室,必须缴纳两倍于普通人的免役钱!

为了顺利推进兵役制度的施行,石泉老王还建议在总监军部下设立兵役司,并推荐南川王长子朱平欆(SHUANG)出任兵役司正使。

南川王朱至湘,万历四十五年袭封,是个老实巴交的干瘪半老头子。朱至湘的嫡长子少年夭折,朱平欆为朱至湘嫡二子,三十而立,不喜置产却喜读书,在蜀藩宗室中素有贤名。其长子妃尤氏,温淑贤德,情商很高,特别会灌鸡汤,甚得老妈喜欢,与老婆的关系也不错。尤氏还曾响应护国安民的号召,亲率宗眷宫人为护国军缝制战衣,是蜀地宗蕃中主动与蜀王府靠近的一支,尤其与老婆贴得紧。

朱平槿估计石泉老王推荐朱平欆,有老婆的意思,便用目光征求身边人的意见。可他在老婆脸上没见着反对,却见到了十万个大写的“不耐烦”。

准了!

朱平槿轻快地结束了廖大亨和石泉老王的奏报,点了刘之勃和陈其赤的名,让他们将修改过的《垦荒条例》草案赶紧报上来。听闻此言,罗雨虹扭动一下坐麻的屁股,捏起了拳头。

注一:甘良臣是邻水人。这个职务的安排有让他回乡养老的意思。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