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巨型反光史诗> 第65章 028、破坏性实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028、破坏性实验(4 / 5)

种合适的文法格式能够表达出他的想法。刘铭全本人尝试了很多种表达方式,但是他自身的时间感错乱使得书写报告变得尤为困难,他的第一份报告在经过整理之后,看起来才稍微像点样子:

1337时,指挥官夏上校命令,ART-35就地扎营,预备在稍晚些时候……

————————————————————开始爆破,确认空洞形成。

————————————————————回收“乔”

————————————————————销毁“乔”

……

————指挥官夏上校命令,开始爆破,ART-35撤离现场。

————————————开始爆破,引信失效。

————————————中止爆破,人员落水。

————————————中止爆破,预制类人祭品活性化。

————————————中止爆破,世界翻转。

……

————接任指挥官军士长莱诺上尉命令,开始献祭。

———————————————————中止献祭。

———————————————————爆破祭品。

……

————接任指挥官徐老虎中士命令,撤离祭坛。

—————————————————请求增援。

—————————————————对受沾染人员进行就地隔离,观察变化。

—————————————————处决受沾染人员,其余人员执行自我收容程序。

————————————————————————保卫组拒绝执行命令。

—————————————————处决未受沾染人员。

—————————————————好吃就多吃点。

……

1338时,指挥官夏上校命令,建立短期生活营地,通知后勤与支援小组进入现场。

—————————————建立短期生活营地与隔离区,观察受沾染人员状态。

—————————————建立临时墓地,通知后勤与支援小组进入现场。

————接任指挥官莱诺上尉命令,中止任务,就地执行自我收容程序。

————————————————中止任务,就地献上祭品。

————————————————中止任务,做好迎接准备。

……

1340时,指挥官夏上校命令……

……

基金会为了这份报告专门召开了一场听证会,一位长老亲自出席,而听证会上刘铭全的口供则显得更为混乱,完全无处着手。现在,他们总算是摸到了“真相”的裙角,至少总比几个月前知道的更多一些。

到了9月中旬的某一天,又有一个机灵鬼异想天开,把刘铭全的键盘输入记录调了出来。他觉得如果老刘确实有一种被扭曲了的时间感,那么键盘输入记录中的时间顺序和停顿也有可能包含有用的信息。

于是刘铭全生前输入过的所有文字,包括那些被他自己删除,看上去像是他拿不定主意时,在反复删改中被舍弃的文字,又重新被摆到了桌面上。基金会现在撞到了没法依靠计算机来完成的新问题,要在这一大堆玩意里找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这就只能靠堆砌人力来解决了。

为此最初的调查团队还被重新召回,填进了战壕里,在这一个案子上,基金会最需要的就是对整个事故的上下文有一定了解的人力资源,哪怕是理解错了的都行。

对事故调查团队来说,这当然不怎么好受。就像是他们费尽了心力,终于把一盒拼图拼了个大概齐,只有二三十片纯白色的拼图不知道应该填进哪一片云彩里。

结果善后工作组拿了一口袋看上去像是拼图的东西,一股脑倒在他们已经拼好的部分上,告诉事故调查团队那盒拼图并不是一副描绘阿尔卑斯山的风景画,而是一件立体纸雕塑的一部分,需要用浆糊粘接成一种他们自己都还没搞明白的形状——他们只知道拼图块上所有弯弯曲曲的拼接缝都应该朝着外面,以表达一种反抗规则轮廓强迫症的顽抗态度。

语言学小组最初按照以时间节点为主干,将相关性较高的描述安排在一张树状图上。但是随着加入树状图的语句增多,这种结构也变得不可靠起来,单棵以D37F站记录为主干的树最终分化成了一片树林,接着这片树林的根系又交织起来,彻底变成了一团绒线球。

除此之外,很多被整理出来的描述虽然可以找到上下文,但是在树状图上却没法安排位置——他们总不能在通过因果关系建立起来的图表上画一只刚刚起飞的鸟,说那是一件和全局都有联系同时也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

按照语言学小组一开始的理解,刘铭全在报告中写的是一根“因”主干上杈出的许多“果”的枝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