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去年统计,全国6121万人,总共缴税五千零八十一万金币,所以,光是这项支出,就占了去年财政收入一成。
现在又要额外从陆地上组建一只大军,远征高句丽,不知又要糟蹋多少钱。
(这里财政收入和货币,是假设按照缴税45%,人均年收入2金币,1金币=500文,2文=1斤大米,为了方便阅读,做个参考,在此啰嗦一句。)
所谓人均,包含地主、士绅、土豪、贵族、官员这些高收入群体,按照二八定律,这20%的人,占了80%财富,也就是说人均每年1000文,购买500斤大米的钱,真正流到百姓手中的只有100斤米,还不算其中朝廷要收取的45斤米钱税费。
所以贫穷的老百姓,每人每年只剩下50斤米食用,还不算购置衣服、其他物件的生活费用,难怪饥荒时,百姓可怜到大米粥都吃不到。
在相对发达的后世共和国,还出现过1960******灾难,你能够想想一下东汉末年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何其艰难。
所以,曹操此刻脸都绿了,他很想冲上去与何进、李德顺,还有那高高在上的汉灵帝拼命。
一边打,还一边骂:你特么地,现在,应当休养生息,改革弊政,励精图治,降低赋税,增加百姓收入,而不是为了狗屁龙脉,远征一个鸟不拉屎的倭国,也不是为了所谓的开疆扩土,冒着严寒进行劳民伤财的北伐高句丽。
然而,此刻作为一个区区骑都尉的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他只能无奈的看着汉灵帝靠在龙椅上喜滋滋的指手画脚。
“爱卿所言既是,朕下令,今日起,任命何进为大将军,领兵10万出辽东,讨伐高句丽。”
何进大喜,他终于获得梦寐以求的军权,所以他向出主意的李德顺抛出一个感谢的眼神,这意味着他从此执掌军权,又结盟一个能够在皇帝耳边吹风的内应,距离真正把持朝政不远了。
“谢陛下,臣一定不负圣上期望,完成这次北伐大任。”
曹操正在大为光火,突然听到何进谏言:“骑都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乃是不可多得的治军将才,臣请皇上让他们随我领兵出征,正好可以锻炼锻炼。”
什么?
刚刚自己还在诅咒这次远征,现在,特么地,这,算是对自己的讽刺吗?
郁闷的曹操,看到袁绍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真想在他肥硕的屁股上踹上一脚。
“恩,朕准奏,我看不如把刚刚立下大功的颜良,以及李爱卿推荐的另一个将才文丑一起带上,随军锻炼锻炼。”
汉灵帝大手一挥,在圣旨上盖上了大印。
李德顺此刻内心矛盾重重,因为他知道,距离汉灵帝驾崩的日子,没有几年了,他必须为自己找一个靠山,毫无疑问外戚何进是最合适的对象,同时也是最可怕的一个。
因为何进在三国正史,一直想诛杀十常侍,却因为优柔寡断被人先下手,砍掉脑袋。
不过,何进和宦官的主要冲突,在于权利的争夺,如果自己和何进携手,一内一外,足以把持朝政。
所以李德顺才会私下同何进商量,借着这次出兵的机会,让何进掌握军权。以制衡袁绍、袁隗、刘虞这些仇恨宦官的政敌。
但何进最大的毛病,就在于优柔寡断,如果那些人在背后使坏,不排除汉灵帝死后,何进和自己会反目成仇,所以拉拢何皇后与太子刘辩同样非常重要。
另外一个让李德顺矛盾的地方,在于他对汉灵帝的仇恨,如果不是该死的封建王朝,他怎么会沦落到成为不能人道的太监。
原本,他穿越后,想凭借后世经验,在乱世混得风生水起,再加上很多穿越小说YY过美艳动人的蔡文姬小姐。所以他选择进入蔡府成为一名家丁,然后暗暗获得蔡小姐的芳心。
凭借貌似潘安的容貌,以及剽窃后世的诗词歌赋,他幸运的引起了蔡小姐注意的同时,也不幸的招惹来宦官赵忠。
最终有一次在街角,他正对着一个富家小姐,大侃特侃七个小矮人与白雪公主的故事,就被人用麻药搞晕。醒来以后,他的老二已经陈列在净事坊贴上封条的一个罐子里。虽然,他发达后改用纯金打造的器皿收藏,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他对于汉灵帝的仇恨,一点都不亚于赵忠,但是,他又不得不压抑着悲愤,为汉灵帝做牛做马,因为他是一个天生招人嫉恨的宦官太监。想要在复杂的后宫生存下去,他需要一个巨大的靠山。
因此,为力保证东汉朝廷延续,他蛊惑汉灵帝发布通缉令,避免威胁汉朝统治的黄巾起义出现。至于,曹操、袁绍、董卓这类野心勃勃的枭雄,他们后台强硬,如果下手,肯定会引起公愤。
他的内心,就是在仇恨和压抑仇恨之间,严重扭曲,所以,对于那些三国历史名人,他选择拉拢武将,建议汉灵帝招募关羽、张飞、赵云这些猛人,然后幻想着让他们去追杀曾经忠心耿耿扶持的刘备。
至于让孙坚组建海军去打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