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回到三国搞工业> 第14章 愤青曹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愤青曹操(1 / 3)

汉朝,这个古老,前前后后历经四百余年的古老帝国,就像垂垂老矣,暮气沉沉的老人,正在渐渐失去生机。

金碧辉煌的皇宫,坐落在四四方方的洛阳城中心,高大宏伟的建筑群,象征着东汉王朝最后的辉煌。

朝堂之上,汉灵帝耷拉着眼皮,似乎严重睡眠不足的模样。

“朝会开始,有本启奏、无事退朝。”李德顺扯开尖锐的公鸭嗓嚷嚷,站在皇帝龙椅旁边,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情。

曹操、袁绍又怎样,无论你们在历史上有多大名气,此刻,不一样要看我的眼色行事。

“启禀陛下,臣有本上奏。”

又是这老家伙,每次上朝都不消停,不过,面子还是要给的,汉灵帝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大司空刘虞说下去。

年近花甲的刘虞是个比较正直的人,素来看不惯汉灵帝宠幸宦官的行为,对李德顺为首的十常侍集团恨之入骨,不过今天他说的事情和宦官无关。

“恭喜陛下,今早得报,那邪教太平道教主张角、头目张梁、张宝已被我官军斩首,同时还有318名教众伏法。”

汉灵帝闻言龙艳大悦,兴奋地拍拍手掌:“好好,此乃大功一件,不知带兵之人是何人?朕重重有赏。”

“此人乃是去年陛下加封的安夷将军颜良,目前驻军在陈留郡。”虽说对于死太监李德顺不爽,但颜良毕竟是经过那家伙推荐的将才,刘虞本着公事公办的精神上报。

“哈哈,李爱卿推荐的人才果然没错。”汉灵帝十分高兴,当众表扬李德顺。

“都是陛下英明,臣不过是动动嘴,不如陛下对于颜良将军的提携实在。”李德顺谄笑道,还故意在提携两字加重语调。

不愧是朕的心腹!

经过提醒,汉灵帝起身宣旨:“拟诏,颜良斩首邪教头目张角、张宝、张梁,为朝廷除去一大威胁,乃大功一件,赏金2000,赐良田3000亩,即日起擢升为建忠将军。”

文书记录完毕,待皇帝按下玉玺大印,再将圣旨交给大司马刘虞。

刘虞双手接过圣旨,叩谢道:“臣,代表颜良将军,谢陛下龙恩。”

李德顺转过身,低头在汉灵帝耳边低估两句,汉灵帝恍然大悟,旋即点点头,目光扫视到刘虞身上:“皇兄,那张角三人,是朝廷通缉令的缉拿的要犯,你可知是何人举报,才成此大功一件么?”

“此人姓陈,名公台,武阳人,原是太平教教徒,因发现张角有不臣之心,故而决定弃暗投明,提供线索才使得张角三人落网。”

“哦,倒是一名懂事理的义士,应当重赏,不过按照通缉令的奖励,一次性协助朝廷除掉三位贼首,却仅得一县令职位,似乎不妥。”汉灵帝下意识看向李德顺。

作为穿越者的李德顺自然知道,陈宫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没少给曹操找麻烦,而且为人正直,这样的人如果万一皇帝脑子发烧,弄到京城来当官,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李德顺来说,贾诩、郭嘉、荀彧等三国前期重要谋臣,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想要和他们拼智商,很伤脑细胞。所以他在为汉灵帝举荐人才的时候,三国时期著名的文臣都不考虑,大力举荐武将,因为武将单纯,好控制。

正当李德顺准备开口随便打发一下陈宫时,却被刘虞打断。

“陛下,那陈宫说老家在平原郡,如果皇上要赏赐,他希望能够在平原一带任职,也算得上衣锦还乡。”

“好吧,既然如此,正好平原县令上书告老还乡,不如就让他前往继任,另外,通缉令承诺的赏金、良田一并在其上任后进行赏赐。”

“陛下盛明!不过,此事应当保密,若是太平余孽报复陈宫,恐怕会让其他举报通缉犯的人胆怯。”刘虞提醒道。

平原县令,不过是一个远离京城的地方小官而已,李德顺并不放在心上。他悄悄瞄了一眼何进,暗示他发言。

何进会意,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恭喜陛下成功除掉太平妖道,既然此三人已经伏法,太平余孽的威胁减少许多。最近北面高句丽屡屡范我辽东边境襄平,臣提议,即日起可准备东征高句丽事宜,给其迎头一击,若是兵势顺利,再趁机攻占丸都城,灭其国,开疆扩土。”

何进突然进言出兵,气的朝堂靠后位置的曹操当场破口大骂。

这个该死的皇亲国戚!还有那杀千刀的阉人李德顺!

大汉江山有此二人在,必然会天下大乱!

这些年,天灾不断,赋税繁重,百姓生活艰难,民间常有卖儿卖女的事情发生。

前年,那死太监李德顺借口乌丸不除,边患不宁,怂恿皇帝劳师远征乌丸,导致大汉损兵折将;去年那李德顺又吹嘘倭国上面有振兴大汉千年的龙脉,于是皇帝为了大汉千年基业,在李德顺蛊惑下,任命孙坚打造十万海军,还雇佣工匠数万,建造几百只战船争军备战。

光是这只正在打造的水军,就花了朝廷足足五百零五万金币,五百零五万金币是什么概念,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