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清·九华章> 第九十章 人生长恨水长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 人生长恨水长东(2 / 2)

朕之见。怡王实为行大义、明事理、尽忠诚、利国家、多知识之人。若与朋党钻营。央涣好事。沉溺酒色。图贼小义。蛊惑世人。收买人心者相比较。怡王无知者是实矣。”

若此处有鲜花、有彩缎、有人群。定要不觉便顺着胤禛那话高抛鲜花彩缎、鼓掌喝彩不绝了。这好一通淋漓尽致的话。发泄的酣畅痛快、听起來过瘾非常。

十三只是颔首沉目。他一时竟不敢去看四哥的面目神情。

四哥待他的好。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幼时点滴、素日点滴自不必说。只单单改元之后來看。一桩桩一件件的便足以迷乱眼睛。

四爷将与圆明园紧邻的一处园林赐予十三做私家园林。并起名为“交辉园”。取缔于诗经里形容兄弟深情厚谊的“棠棣交汇”。他遴选了“怡”字封号赐于十三。同样取自诗经中“雍雍怡怡”的典故。乃“父子愉愉如也。夫妻雍雍如也。兄弟怡怡如也”……

往事一点一滴浮在脑海、袭來心上。水墨丹青样的渐次铺展。同样铺展开來的。还有前日云婵那副清冷霜雪的身姿与面容。

四哥……十三心下微苦。他暗暗念着四哥你待我如此。便连江山都恨不得分我一半的好。除却我们兄弟之间不可磨灭的感情。是不是还有一些……你对我总觉亏欠。因为云婵而滋生出的隐隐亏欠。我自知。我的心思。是瞒不过四哥的。

又一阵风起。十三不觉一叹。四哥。若是那般。弟弟消受不起……不必如此。真的。不必如此。

“想什么呢。”察觉到十三的不对。四爷皱眉问起。

十三方回神。他凝了目光定在四哥微扬不解的面目。太多话语不消细说。只是一句颇为沉淀的真挚言声:“皇兄。臣弟从沒有因任何事情与皇兄有过隔阂、有过介怀……哪怕只是一丁点儿。”他又补充。

明黄龙袍借着风的势头带起了扶摇云端的感官错觉。微有沉默。胤禛微浮一笑:“四哥知道。”只此一句。足矣。

寻不到花。便永远也看不到花落。但不管花开还是花落。我们始终都明白最重要的东西。从來都不是那些。

明月难圆、世事难完美。缺残和遗憾往往才能被铭记一生、直到隽永。无论这样的缺残和遗憾究竟是命运造成的、还是人为的。始终都改变不了一件东西。。我们之间颠扑不破的亲情。至为浓烈的情和义。

那样沉冗厚重的闷响。贴着寸寸血肉肌肤。一道案牍狠狠砸在半张脸上。八爷颔首。如是狠狠的咬紧了下唇。上下两道牙关间依稀可以嗅到隐隐的血腥味道。便那么默默然的跪着身子。拼力忍住浓浓气焰按捺不发。

却还不够。正前金灿龙椅处端坐的那个人忿忿开口厉叱:“这就是你十四弟做得好事。”曳曳烛影溶着满殿肃杀。摇的虚幻。相见本就不欢、更何况还是挑刺之余得了这么个大错处。

八爷夜半得了急召。分毫不敢怠慢。匆匆整了一下朝服便入宫觐见。前脚刚一跨进门來。便得了雍正一通劈头盖脸的训斥。原是遵化守灵的十四爷。在自家后院僻静处私自造了两座木塔。一座不知是给哪位仙去的女眷、另一座留给日后的自己。

待雍正得知。自是勃然大怒。塔乃和尚坐化后使用之物。十四爷乃是堂堂郡王。岂能这般胡來。然而十四怎般。纵是十四把天翻了、把地掀了……又关八爷什么事情。

虚凉世态、薄凉人世。归根结底横竖逃不过一个成王败寇尔尔。

这么想着。八爷早便从容了。早便悟了。他鼻息微呵。扬起一张沉了多时的无态之面。竟是笑开:“臣弟愿前往遵化。劝慰十四弟。”他心知胤禛必然会阴阳怪气的再次拿他说事。但无妨了。一如九弟早前所言那般。自此之后。我们再不畏手畏脚担惊受怕的活的唯唯诺诺。说什么都是错、做什么也都是错。你要挑么。那好。横竖我都是如此。你要挑错处便挑吧。随你。随你。都随你。

诚然。八爷的所料不会有错。胤禛冷冷哼了一声。又是那番十四只听你廉亲王一人的话。便是连朕都不放在眼里的梁山朋党言论。听得多了、听得久了。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來了。

命薄如纸。世人才说美呢。不是么。八爷在心里委实笑的肆意。他迎着胤禛匍匐下身。一叩首的须臾。唇畔那道薄薄温笑尤是盛开的灿烂。辅配此情此景。太难相符合。故而便怎么看都是蒸凉且含殇的。这个身子太过高洁、也太过寂寞亘古。那是锦绣华服、旷远淡泊也掩不去的沧桑疲惫。若了一朵一直低下去的、俯吻人间尘土的。低到尘埃里的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